冷季型草坪具有返青早、枯黄晚、绿色期长等特点,在我国北方地区城市绿化中占有较大比重。但冷季型草坪喜冷凉气候,经过高温高湿的炎热夏季,秋季如何加强养护管理,使草坪恢复良好的生长态势,是养护管理者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将多年的管理经验介绍如下:
冷季型草:以剪除部分叶面积不超过总叶面积的1/3确定修剪次数。粗放管理的草坪少在抽穗前应剪两次,达到无穗状态;精细管理的高质量冷季型草以草高不超过15cm为原则。
一、浇水北方地区秋季干旱少雨,多风,空气干燥,地表干裂,因此,及时浇水是非常必要的。有条件的地方,一般每5至7天就浇水一次。时间应选择在上午10点以前或下午4点以后。每次要浇足浇透,特别是久旱无雨的情况下,以深达土层15厘米为宜,这样,根系可扩展到深层土壤,长久下去,根系发达。坡地草坪,水应缓慢流入,以便有渗水时间,防止水分大量流失,特别注意坡的上面,是受旱相对严重地区。喷灌应遵循3个原则:一是用小孔或雾状喷灌;二是喷水速度不要太快,应与土壤渗水速度相当;三是避免土壤积水,尤其是局部大面积积水,每次浇水以湿润土表10至15厘米为宜。
冷季型草适宜生长在冷湿、冷干、半干湿的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在15-25℃时生长好,能耐低温、冷凉气候。常见主要有早熟禾属、黑麦属、羊茅属、剪股颖属等,目前大部分地区栽植的冷季型草坪均为这几属的混播草。
冷季型草坪一年三季都可建植,以春季为好。建植时应根据土质选择草种。早熟禾属、黑麦属草种对土质、水肥要求较高,不宜建植在土质较差、无喷灌地区。高羊茅属种抗旱、抗逆性较强,可建植在土壤瘠薄、水肥较差地区。草种用量以4-5公斤/亩为宜。播种时,种子应均匀,每平方厘米1-2粒,播种后应盖草帘,以防水分蒸发,一般10-15天即可发芽,发芽后即揭去草帘。
一、水肥管理。冷季型草坪对水分要求较为严格。水分管理要“见湿见干,干湿交替”。具体说就是浇水要浇透,使水分渗到根层,等水分蒸发掉干透时再浇第二次,避免一天浇多次,间隔时间短。夏季连雨天,要及时排水,防止积水。冷季型草坪对肥料要求不十分严格,可根据地力及苗情掌握肥量及施肥次数,一般是秋季和春季施肥。秋季施复合肥,氮、磷、钾全面,春季施氮肥,以尿素为主。夏季施肥应特别小心,一定要根据苗情,地薄苗弱也要少施,防止氮肥过量,造成植株徒长,发生病害。施肥后,应大水喷灌或选择雨天施肥,谨防烧叶。
二、修剪。冷季型草坪生长较快,一般15-20天就应修剪一次,夏季应适当减少修剪次数,并增加留茬高度,好在10-12厘米修剪,留茬高度在6-8厘米。但间隔时间过长,等草长到20厘米以上,一次剪掉1/2以上,会对草生长造成影响,导致草坪斑秃。另外,还要经常进行草坪整治,勤除草、去旧黄叶、烂叶,增加草地通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