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四年(1865年)僧格林沁的满蒙骑兵(八旗兵)中捻军埋伏后全歼,赖洋务派左宗棠与李鸿章分
别灭西、东捻,捻军之乱到同治七年(1868年)为止。他在位期间清朝先后平定陕甘回变,同时兴办洋务
新政,清朝后期出现了一个政治稳定的时期,史称“同治中兴”。同治十二年(1873年)同治帝亲政,同
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公历1875年1月12日)崩于北京紫禁城养心殿,终年19岁。庙号穆宗。
谥号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葬于河北省遵化清东陵之惠陵。
咸丰六年(1856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公历4月27日),载淳生于储秀宫。 咸丰八年(1858年),
载淳的弟弟悯郡王早夭,其后载淳一直是咸丰帝唯一存活的儿子,也是慈禧皇太后的亲生儿子。咸丰十一
年(1861年),载淳开始上学,由编修李鸿藻授读。七月,咸丰帝病危,召户部尚书肃顺、怡亲王载垣、
郑亲王端华、协办大学士及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代写珠谕,立载淳为皇太子,并命上述大
臣赞襄政务, 咸丰帝去世后,6岁的载淳即位,拟定年号“祺祥”,载淳嫡母钮祜禄氏和生母叶赫那拉
氏并尊为皇太后。
同治皇帝福建恭进银元此种银元由于不属流通币,所以流入民间极为稀少,现在的市场上更为罕见。
许多人没见过这种银币,就武断地说是臆造币、现代工艺品等。在《克劳斯世界稀有硬币目录》中有这种
银币的收录,书中记载了这种银币两种版本,这是其中的一种版式。从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方面都是非常
值得收藏的。
清代在铸币上的一个历史文化是上下五千年钱币史的重要部分。同治十二年(1873年)同治帝亲政,
同治十三年(1875年)一月十二日崩于皇宫养心殿,终年19岁,是清朝十二帝中寿命最短的。而“福健恭
进同治皇帝”银币发生在两次鸦片战争以后的年间,也就是同治皇帝登基以后五、六年的光景
,并没有正式发行和流通。它的出世,只是昙花一现,尤显珍贵。
在2018年新加坡伯明翰精品征集期间,有幸得到一枚“福健恭进同治皇帝”银币。此银币重量:
38.3g 直径:4.52cm .其正面是同治皇帝像,背面镌刻福健恭进同治皇帝字,双龙包围,画龙点睛,威武
无比。其声音清亮,余韵悠长,气息老旧协调,包浆自然,边齿整齐自然,纹理清晰。铸钱铸期很短,铸
量有限,存世量稀少,已经成为今天的钱币收藏领域的宠儿和稀罕之物。在《克劳斯世界稀有硬币目录》
中有这种银币的收录,书中记载了这种银币两种版本,这是其中的一种版式“福健恭进同治皇帝”银币。
很多人常问,为何在中国的钱普中没有收录,反而出现在美国的《克劳斯世界稀有硬币目录》呢?,其背
后都有让人发掘的钱币史:它〃不仅说明当时外国人力图改进 中国的币制,以适应其在中国经济活动的
需要,同时也说明中国的货币制度所 反映出来的中国经济结构对外来的资本主义势力的难以协调。真可
谓,这枚“福健恭进同治皇帝”银币,极具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