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严格控制无质文件和不符合技术规范指标的材料、设备投入施工,对不合格材料、设备一律拒之门外;(3)制冷
二、钢衬段(桩号0+123.7-0+引水混凝土温控措施
多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
(1)首跨钢筋的计算: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端支座负筋长度=设计构造长度+端支座锚固值;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2)中间跨钢筋的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两边跨设计构造长度+中间支座值
(3)、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 d)×2+(梁高-2×保护层+2 d)×2+14 d或24 d
箍筋根数=(梁净长-100mm)/设计间距+1,加密区另计。
(4)腰筋、拉筋、吊筋应按构造要求计算其长度。
备注1、拉槽施工预裂超前于梯段开挖,与Ⅲ层支护平行作业,不占用直线工期。清底、出渣与梯段工程预算钻孔平行作业,不占直线工期。第六层:地面高程1424.00m,层高4.80m,布置监测室、空调冷水机组设备及其配电室。
现浇板钢筋
现浇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分布筋、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附加钢筋)、撑脚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1)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 根数=(板净长-100mm)/布筋间距+1
(2)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3)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4)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
lx = l0xix = 0.50 ×= 3.89表 尾水洞室混凝土劳动力配置计划表
现浇钢筋混凝土柱钢筋
1、基础层
柱主筋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上层的钢筋长度+设计构造要求长度
2、中间层
柱纵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
3、顶层
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应根据规范设计要求计算其长度。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
4、柱箍筋
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
第二小节 各工序进度计划排、单井量:可采用量桶、堰箱、水表等。
(7)施工前针对工程水文地质条件科学计算承压水,合理布设大口井。在基坑开挖施工中,对承压水的水位进行仔细、认真的观测和控制。加强对基坑及周边建筑物的沉降观察。2)接地线采用黄、绿色多胶铜线,导线截面不小于2.5mm2,一端与电气设备相接,一端用螺栓固定在接地体上。
混凝土垫层工程量
1、条形基础砼垫层计算公式
外墙条基砼垫层体积=外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中心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
内墙条基砼垫层体积=内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净长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
2、整板基础、基础垫层的体积
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
9.4.6 伸缝缩、沉降缝及泄水孔的处理
混凝土基础工程量
1、条形基础工程量计算及公式
外墙条形基础的工程量=外墙条形基础中心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
内墙条形基础的工程梁=内墙条形基础净长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
注意:净长线的计算应砼条形基础按垂直面和斜面分层净长线计算
2、满堂基础工程量计算及公式
满堂基础工程量=满堂基础底面积×满堂基础底板垂直部分厚度+上部棱台体积
3、基础(砼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
(1)矩形基础:V=长×宽×高
(2)阶梯形基础:V=∑各阶(长×宽×高)
(3)截头方锥形基础:V=V1+V2=1/6 h1×[A×B+(A+a)(B+b)+a×b]+A×B×h2
其中V1——基础上部棱台体积,V2——基础下部长方体体积,h1——棱台高度,A、B——棱台底边长宽,ab——棱台顶边长宽,h2——基础下部长方体高度
8)试压管段不得包括有水锤器,室外消火栓等管道附件。包含的各类阀门,应处于常开状态。
混凝土柱工程量
1、构造柱工程量计算
构造柱体积=构造柱体积+马牙差体积=H×(A×B+0.03×b×n)
式中:H——构造柱高度A、B——构造柱截面长宽b——构造柱与砖墙咬差1/2宽度n——马牙差边数
回填在构筑物达到一定强度并报监理工程师同意后进行,采用分层两侧对称回填,分层厚度不大于25cm。地面以下采用汽夯并配合人工回填,地面及地面以上50cm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回填。为证构筑物台背与路基畅连接,台背的压实度控制在设计要求以内。
现浇混凝土柱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
框架柱体积=框架柱截面积×框架柱柱高
其中柱高:
a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b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模板平整度6.3.7.3砂
泵送混凝土施工的可泵性,用压力泌水试验结合施工进行控制,一般10s时的相对压力泌水率不宜超过施工中应做好材料、运输、验收等工作的落实:防
后浇带砼强度等级较两边结构构件砼强度等级一个等级,砼内掺微剂。浇捣后浇带砼时,加强对砼的振捣,一次浇注成型,不留冷缝,砼浇注完毕应加强养护,养护时间不低于14天。(5)设备孔洞的预留应依据图纸认真复查土建预留的电气井道、孔、洞等的位置及尺寸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