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瓷器

瓷器的款识和各种纪年特征 2

  • 发布时间:2019-06-30 16:16:50,加入时间:2018年07月19日(距今2144天)
  • 地址:中国»江苏»苏州:中华园西路99号新江商务大厦
  • 公司:江苏鉴宝斋拍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李先生,手机:18621868113 微信:L_H_J_GW 电话:0512-57781770 QQ:522725788

上述说道了乾隆 下面我们来看看嘉庆、

清嘉庆纪年款

嘉庆(1796~1820),为清仁宗颗琰的年号。嘉庆官窑早期仍为乾隆风格,后期有些粗率。官款多为“大清嘉庆年制”、“嘉庆年制”,以篆款多见,无边框占多数。书款识材料有青花、矾红、金彩等,有书款和刻款。民窑款识以“大清嘉庆年制”三行无边框篆款居多,另有“嘉庆年制”篆款,书写多不规范,辨认困难。年号纪年款有“嘉庆元年”等。

清道光纪年款

道光(1821~1850),为清宣宗旻宁的年号。道光朝瓷器生产不如乾隆、嘉庆朝,质地与釉色及纹饰均无法与乾嘉相比。官窑款识品种更是稀少,多为“大清道光年制”篆书款,款识排列以六字三行无边饰和一行横书为常见。书写材料有青花、矾红、紫彩等。有书款,刻款,也有描金款识。字书写流畅。民窑款识见有“大清道光年制”篆款和“道光年制”篆款。外围单框,或无边饰。款识书写不工,字迹潦草,其车有些字不可辨认。

清咸丰纪年款

成丰(1851~1861),为清文宗奕宁的年号。成丰一朝为清王朝衰落的关键年代,内忧外患不断,太平天国使清王朝无法顾及瓷器生产,后太平军攻克浮梁县,导致了御窑厂毁坏,造成官窑无法生产。传世成丰官窑极为少见,民窑也多半不写款识。目前所见成丰官窑年款多为楷书款。“大清成丰年制”六字青花楷书款为成丰年款多见。或双行或三行排列,也有一行横书。书写材料有青花、矾红彩。有书款、刻款、捕金,款外均不加边饰。民窑纪年款有六字和四字篆款,外或有双框,或无边饰,书写潦草,难以辨认。年号纪年款有“咸丰壬子秋月面壁作”等。

清光绪纪年款

光绪(1875~1908),为清德宗载湉的年号,光绪朝历时34年,瓷器烧造量巨大,质量在晚清中为佳。其中光绪大婚,慈禧六十和七十大寿等均有大规模的稍早。官窑年款以“大清光绪年制”最为常见,或二行,或三行,或一行横书等。清书写材料有青花、红彩、紫彩、金彩等。有书款也有暗刻款识。 “光绪年制”四字款较六字款少见,款外无边框,此时篆款更为少见,字书写工整。民窑款识以六字楷款多见,书写有工整和草率。工整的可媲美官窑,草率的极为随意。四字篆书款如同印章,篆法不合理,有些字无法辨认。另还有“光绪年造”、‘‘光绪年制”,“光绪八年”等。

清同治纪年款

同治(1862~1874),为清穆宗载淳的年号。成丰朝御窑厂被毁后,于同冶五年恢复了御窑厂的烧造。因战乱工匠逃亡,有技术的工匠流失严重,所烧瓷器质量粗糙不堪。官窑款识以“大清同治年制”和“同治年制”楷书款为多。款字书写较为规范,款外均不加边饰。书写材料有青花、矾红和金彩,有书款和刻款等。民窑款识有六字和四字篆款,或书或亥于器底,字草率,不易辨认。

清宣统纪年款

宣统(1909~1911),为清代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年号。宣统官窑款识以“大清宣统年制”六字楷款多见,有青花、红彩、紫彩、墨彩等。有书款和刻款,书写规范工整。民窑款识为六字楷体,书写不工。

堂名款

将私人住所或书房名称刻、印在订烧的瓷器上,作为私人用瓷或藏瓷的标志,这类款识称为堂名款、斋名款等。内容有堂名、室名、斋名、轩名、殿名、书房名、馆名等。如“慎德堂”、“百花斋”、“彩云轩”、“养心殿”、“古香楼”、“述古堂”、“致远堂”、“文石山房”、“浩然堂”、“谦牧堂”、“寿古斋制”、“宁俭堂”……堂名款在宋代已经出现。明代后期形成风尚,至清代大量流行,其中康熙、乾隆、道光三朝使用更为普遍。订烧堂名款的多为皇亲、贵族、高官豪绅、文人雅士或名工巧匠。清末许之衡《饮流斋说瓷》:“瓷款之堂名、斋名者,大抵有四类,一为帝王,一为亲贵,一为名士而官者,一为雅匠良工也。”

明代花样款

明代景德镇窑瓷器上的花样款不多见,以小型动物或花卉居多。如传世的永乐朝青花龙纹葵口碗有绘一龙的,另有一碗底用金彩绘一片小雪花;宣德朝一青花凤纹洗底绘一凤;成化青花瓷器的外底绘牡丹或鹤莲;嘉靖朝一蓝彩花卉小盘底绘一蓝彩小兔;万历朝青花瓷器有以绿彩绘灵芝;天启朝有青花人物罐底绘一兔或一花朵的。

清代花样款

花样款多为民窑所用。明代已流行,到清代则形式更为繁多,总结起来共有六类:博古图案,如八卦、太极图、八宝、琴棋书画、八音器、及礼服上所绣的十二章等;佛教符号,如八吉祥及转轮王的七珍;道家符号,最著名的为八仙所持物,汉钟离的还魂扇,吕洞宾的宝剑,李铁拐的葫芦,曹国舅的绰板,蓝采和的花篮,张果老的渔鼓,韩湘子的笛子,何仙姑的荷花(笊篱); “豆腐干”款,在双圆圈中心绘双线方框,框内再绘横竖相间的线条;“四朵花”款,在双囤内绘不太规整的“四朵花”,简单的仅绘四个“×”或四个有如眼睛的“花”;其他花样,动物类的如龙、凤、鹿、鹤、龟等,植物类如松、竹、梅、蟠桃、瑞草、灵芝、树叶等。

仿写款

简称仿款,又称寄托款。为后一朝代在瓷器上落前朝代的年款。如明正德落“大明宣德年制”,清康熙朝落“大明成化年制”或清乾隆朝落“大清康熙年制”等。仿写款主要见于景德镇窑的官民窑瓷器上,自明代中后期至今天仍有所见。仿写款的出现与人们的好古之心以及前朝瓷器的经济价值高有密切关系。如永宣青花以其音料的浓郁.釉质的润泽,胎质的精细一直为世所传诵,自成化以后一直有所仿制,它们都落上“大清宣德年制”年款,这些人当初的好古之心却为后世的鉴定带来极大的困难。前朝代的器物如成化的斗彩、康熙、雍正的颜色釉等,因其市场价值较高,又多被精于制假者所造,充真品谋利,这就有必要对仿写款的器物鉴定。

“天”字款

主要见于明成化斗彩罐。罐主要有长圆腹和矮圆腹两种。底足施白釉,中以青花楷书“天”字,外无边饰。纹饰有龙、凤、海兽、缠枝花卉纹等。“天”字笔划均衡,书写有力。为明代斗彩精品。以后历代均有仿品出现,尤以清康熙、雍正仿品最精。

“供御”与“进盏”款

宋福建建窑茶盏或窑具上的款识。其所产黑釉茶盏的外底有阴刻“供御”、“进盏”字样。建窑位于福建省建阳县水吉镇,是宋代新兴的生产黑釉瓷的窑场之一。北宋后期由于其生产的黑釉盏适于斗茶,一度大量烧制,带有“供御”、“进盏”款能茶盏是专为当时宫廷生产的斗茶用具。清末寂园叟《陶雅》载:“兔毫盏……底上偶刻阴文‘供御’楷书二字.”

西夏文款

西夏瓷器上也书款识,字为西夏文。如出土一件施半截褐釉的剔花瓮,白色雕地上有四行墨书西夏文。上海博物馆也收藏一件西夏黑釉小口瓶,其腹部刻有西夏铭文。

八思巴文款

元代瓷器款识。八思巴文是一种拼音文字,因它的创始人是元代忽必烈的国师、喇嘛教高僧八思巴而得名。忽必烈统一中原后,命八思巴制订通用文字,八思巴便以藏文文字为基础,运用汉语的语法,创造出一套拼音文字,它类似现在的汉语拼音。八思巴文从1269年颁布到元朝末年,共用了100年左右,因此八思巴文是元代瓷器的时代标志。明正德官窑青花瓷上也有八思巴文款瓷器,这与正德皇帝信奉喇嘛教并与蒙藏上层僧侣来往密切的原因是分不开的

枢府款

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新品种——卵白瓷器釉上的款识,为元代醉高军事机构枢密院订烧的瓷器。常在器内以印花为主的纹饰中间,对称印有阳文楷书“枢府”二字.故通常又将这种卯白釉称为枢府釉。

“使司帅府公用”款

元龙泉窑瓷器款识。20世纪70年代韩国新安海底元代沉船中打捞出大量中国元代瓷器,其中一件龙泉窖肯瓷盘,刻“使司帅府公用”六字二行铭文。“使司帅府”应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简称。元立刚后,于各道发置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达于肯。有边陲下旅之事,则兼都元帅府,其次则止为元帅府……凡六道……渐东道,庆元路置”(《元世百官七》)。元史.地理志五“浙东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并注明其州冶在庆元。从就近定货比较便利方面考虑,“使司帅府公用”款龙泉青瓷盘.应该是浙东道宣慰司都元帅府定烧的器皿。大清年制款

即只书朝代不书具体年号的特殊纪年款,早在明代景德即已有“大明年制”、和“大明年造’’两种。清代“大清年制”所见不多。有楷书和行书二种,以青花料书干器物外底,四字二行排列,外围双圈。康熙、雍正时均有出现。清末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记载:“瓷品中有但书‘大清年制’不书何朝号者,乃同、光间肃顺当国时所制品也。当时肃顺势焰熏天,将有非常之举,监督官窑者虑旦夕有改元事,故阙朝号以媚肃顺。物虽近代,而有一段故,实也为瓷学家所不知。”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