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正宗戚维忠紫砂壶
戚维忠,陶艺家、鉴赏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现为江苏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陶瓷艺术研究所特聘讲师。
艺术之路及作品特色
1961年生于江苏宜兴,自幼酷爱艺术,八十年代从事紫砂壶艺制作,师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徐达明,又得到了著名艺人王石耕先生的精心指导,制壶技术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对点、线、面、精、气、神理解透彻,运用适当,可谓中青年佼佼者。全手工制作各类茶壶,擅长浑方制作。作品周正、圆顺、端庄、稳重,最为突出的是运用五维结合的投影原理,进行立体制作,不需任何辅助模式,一步到位成型,传统功力深厚,创新意识强。其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并被许多收藏家收藏。
2001年在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进行讲课,并参与教科书《陶艺教程》的编写,示范表演制壶技能。
2002年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高级美术师尹石亲笔提名《壶中乾坤》。
2003年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一级美术师阙长山为作品证书亲笔提名《戚维忠紫砂陶艺作品》。
保证纯手工紫砂壶,纯原矿紫砂壶 30天内包退换
紫砂陶所用的原料,包括紫泥、绿泥及红泥三种,统称紫砂泥。紫泥是甲泥矿层的一个夹层,矿体呈薄层状、透镜状,矿层厚度一般在几十公分到一公尺左右,稳定性差,原料外观颜色呈紫色、紫红色,并带有浅绿色斑点,烧后外观颜色则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紫泥主要成份为水云母,并含有不等量的高岭土、石英、云母屑及铁质等。综合分析,紫砂泥属于粒土--石英云母系,颇类制瓷原料的特点,因此单种原料即具有理想的可塑性,泥坯强度高,干燥收缩率小,为多种造型提供了良好的工艺条件。绿泥是紫砂泥中的夹脂,故有“泥中泥”之称(团山泥则是紫泥和绿泥混杂共生一起的泥料)。绿泥产量不多,泥质较嫩,耐火力也比紫泥为低,一般多用作胎身外面的粉料或涂料,使紫砂陶器皿的颜色更为多彩。
宜兴因地制宜,紫砂质地优良,含铁量高,工艺精湛,辈出!紫砂壶名家作品,历来都是收藏者的爱好! 文道堂公司创始人入行多年,受点拨,深知紫砂行业的精要。用一份虔诚,广积福德。承载着制壶人的梦,经典传承将文化中的精髓宜兴紫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