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绞胎瓷 木纹绞胎瓷瓶价值和未来走势

  • 发布时间:2019-07-12 19:46:35,加入时间:2018年09月12日(距今2516天)
  • 地址:中国»河南»郑州:郑州市金水区商务外环路23号
  • 公司:河南天皓艺术品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赵山松,手机:18039664225 微信:zhao18438063329

此件藏品为唐代:木纹胶胎瓷瓶

瓷器是中国古代最重大的发明之一,是中国对人类文明做出的杰出贡献。绞胎工艺最早出现于唐代。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受汉代漆器的木纹工艺影响而发展起来,另一种说法是受唐代金银器纹饰的影响而创造的。因此绞胎瓷则是瓷器中独树一帜的艺术奇葩。

绞胎瓷瓶是将不同的胎土像绞麻花一样绞制,最终呈现一种特别的风貌。通常是用两种或三种不同颜色的瓷土,一般主要是白色与褐色,或白色与褐色或青色,分别制成泥条,然后再像绞麻花或绞花卷馍一样将它们绞在一起,制成新的泥料,直接拉坯成型,或切成片状来拼贴或镶嵌使用的一种陶瓷器。这种制瓷工艺,可以做出几形纹、回形纹、团花纹、菱花纹、鸟羽纹、云纹、流水纹等各种美丽的纹路,变幻无穷,具有非常明显的艺术特色。它往往与划线填彩、拼贴及镶嵌工艺一起使用,使制作出来的器物纹饰非常精美漂亮。由于它工艺复杂,制作难度极高,所以流传下来的绞胎瓷十分稀少名贵。

绞胎瓷瓶标本,可以看到瓷器内部的纹路,与外部浑然一体,可谓表里如一。

孟子有篇“君子本色,表里如一”,表达了对君子本色的尊敬与欣赏。而绞胎瓷瓶内外相通、表里如一的特点,正是古时文人雅士“君子情怀”的象征。它的这种特性深受士大夫阶层的喜爱,相传宋代诗人苏轼在首次拜访自己岳父时,送的就是亲自到河南定制的绞胎陶瓷。这落梅惊风、淡淡如菊的绞胎陶瓷,正如高风亮节、肃肃如松的君子。岁月会让表面的美丽纹饰变得斑驳,而永远不会被磨的,是纯粹的内在与不灭的风骨。

从近几年的市场来看此件木纹胶胎瓷瓶极为珍惜,只有特殊收藏者手中才有,加之当今正处于收藏热潮之中,及收藏群体的不断扩大,其未来升值空间不可限量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