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至2016年底,中国共有烧碱企业158家,较2015年净减少5家(其中新增3家,退出8家),烧碱产能为3945万吨,较2015年净增加72万吨,其中新增203万吨离子膜碱,退出131万吨(离子膜碱100万吨,隔膜碱31万吨)。增速方面,除2013年增速回升至9%之外,我国新增烧碱产能保持逐年减少趋势。
二是关于渗排污水超标排放问题整改。去年督察整改回头看期间,泸州老窖已对因地基沉降造成的围墙外渗漏点进行了排查和修复。同时,该公司对全厂污水管网进行排查,将厂区污水管网由地埋式改为地上压力输送管网系统至污水处理站,现已完成3000余米污水管网的改造,计划在9月底前全面完成管网工程的提升改造。
三是关于污泥处理不规范问题整改。泸州老窖已与川南发电公司签订协议,委托其对污泥进行焚烧处理。此外,泸州老窖还将与西南大学联合开展活性污泥生产有机肥研究的研究。目前,生产的有机肥指标符合《有机肥料》(NY标准要求,已进入田间试验阶段。
“在国家严格的环保督察以及冬季供暖季错峰生产等环保措施影响下,部分片碱企业限产或者停产,使市场供给受到一定影响。”山东淄博某片碱厂负责人冯欢认为,环保趋严是影响市场供给的关键因素。
水是生命之源,是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资源,但是,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
今年3月,世界银行发布报告称,目前全球多达40%的人面临水危机,到2030年将有7亿人被迫迁移。
我国是全球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之一,虽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我国主要的水资源集中在江浙一带,西部、北部、中部都是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在全国669个城市里,有470个缺水城市,还有110个严重缺水城市。
1、环保行动中个别过热的措施行为开始转为冷静和理性。在2017年第三季度的环保督察整改中,个别地区存在“一刀切”的整改现象,针对化工企业存在严厉的停产、限产整饬措施,这样的做法也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了讨论和反思。“一刀切”被予以纠正,商品市场、资本市场跟风“环保效果”的预期也被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