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苗后,植株矮小、叶色黄的,要施少量氮肥,每亩施10公斤尿素或相应量的硫酸铵,促进壮苗。在3月追一次复合肥,按每亩30-40公斤开沟施入草坪根部,然后浇水,能明显增强长势,提高抗高温的能力,减少死草现象。田间管理白三叶苗期生长缓慢,易受杂草侵害,苗期应勤除杂草,春播的更应该如此。草层高20-25厘米时,可以适当刈割增强通风透气。刈后再生能力强,可迅速形成二茬草层。高温季节,白三叶停止生长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考虑高速公路的特点,也就是说高速公路对草皮有哪些要求。由于高速公路上车辆多、速度快、绿地狭长以及道路上的风力、温度、烟尘等不利环境因素地影响,其绿化作业方式不可能象庭院绿化那样在小气候条件下精耕细作,其带有很强的粗放性,因而对草皮品种的选择应具有特殊地要求:
1、适应性强具体表现为耐旱、耐炎热、耐寒、耐病虫害、耐土壤瘠薄,这样有利于粗放管理。
2、生长迅速、繁殖容易高速公路部分地段难免出现一些草皮斑秃和事故毁坏现象,而一旦出现这种现象就要象修复撞坏的钢板护栏那样,在短时间内将草皮恢复原貌,而这补植的草皮不需要较多的养护即能正常生长。
3、成本要合理由于粗放式管理,因此不需要选择高贵的草皮品种。试想选择那些不耐炎热、又需大量浇水和修剪方可生长良好的品种,势必造成过多的人和机械占用有限的车道,从而影响高速公路行车效率。
高速公路绿化草种选择是一项复杂而周密的工作,以北京为例,经过多年地实践,高速公路的“当家草种”选择了野牛草。虽然野牛草是暖地型草种,但它在北京生长适应性强、繁殖容易、成本低,每年正常浇水仅4次,修剪仅2次,特别是它克服了冷地型草不耐炎热的缺陷,十分适应粗放式管理,在北京生长的10年中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但是,野牛草有个缺陷,就是绿期短(4月中旬~10月上旬)。近几年来,为了弥补其绿期短的不足,高速公路选择草种的目光逐渐转移到了庭院绿化中的冷地型草,虽然冷地型草适合在北方栽植,它耐寒、绿期长(3月下旬~11月下旬),但它有一个不耐炎热的缺陷,需要在及时喷水、修剪、施肥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一旦离开了以上条件,如养护管理粗放,其生长状态不仅变弱,而且三年后草质变劣。然而高速公路绿化养护作业毕竟不如庭院绿化养护得精细,再者,冷地型草每年正常浇水14次,修剪6~8次,路上的作业量和占用车道的作业天数明显地大大多于养护野牛草的作业量和作业天数,这给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和快速行车带来了诸多不便。可以看出,北京的高速公路绿化栽植的野牛草,虽然年绿期短,但其适应粗放养护且又成本低,具有数年的长期绿色效应。而年绿期长的冷地型草种很难适应路上粗放管理,且又成本高,终导致为几年的短期绿色效应。野牛草和冷地型草作为高速公路绿化草种各有千秋,但对冷地型草种的选择确实有待于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