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瓷器

辽代瓷器鸡冠壶

  • 发布时间:2019-07-23 19:13:27,加入时间:2018年07月19日(距今2156天)
  • 地址:中国»江苏»苏州:中华园西路99号新江商务大厦
  • 公司:江苏鉴宝斋拍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李先生,手机:18621868113 微信:L_H_J_GW 电话:0512-57781770 QQ:522725788

鸡冠壶是辽代特有的一种颇具民族色彩的陶瓷容器,初次发现大约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随着有关辽代的考古事业的兴起和发展,出土的日渐增多,辽宁省博物馆的收藏就有相当数量。在众多的历代陶瓷藏品中,鸡冠壶如奇花异卉,品种繁多,占有重要的地位。

乍一听“鸡冠壶”这个名字,再看到上面鸡冠壶的图,很多朋友可能会感到疑惑:鸡冠壶的鸡冠在哪里呢?实际上,鸡冠壶是辽代的一种常见瓷器,因为器物上部带孔的耳形似鸡冠而得名,就是这个部位:

其实,相比“鸡冠壶”这个名称,这种器物还有个别名“皮囊壶”,相比鸡冠壶而言,是不是更贴切呢?皮囊壶这个名字,也道出了这种器物产生的根本原因:

辽是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契丹族是我国历史上的古老民族之一,游牧在潢水(今西拉木伦河)、土河(老哈河)流域。辽政权建立后,部分族民放弃了游牧生活,选择了定居,并受中原文化影响,开始制作陶瓷器。陶瓷工艺也随之进入了契丹人的生活中。

建立辽朝的契丹族是游牧民族,活动于高寒多风的大漠之间,过着“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的生活。特定的环境需要特定的器皿,鸡冠壶的造型和装饰,多少反映了这种生活习俗,它就是摹仿契丹族惯用的皮囊的形状烧造的

有的壶上仍有仿皮革缝制的痕迹,像皮页缝线、针眼、皮扣、皮条装饰以及皮绳编的环把等使人一看就想起皮囊,这充分说明了鸡冠壶和皮囊之间的渊源关系。鸡冠壶上有的刻划着卷草纹有的在花草之间贴塑一个匍匐爬行的儿童像,有的在壶的顶部塑一马鞍和骑手,这些装饰都真实地反映出以马上为家的游牧生活方式,别有一番风致。

鸡冠壶起初被称为马镫壶,李文信先生认为不合适。因为壶上近口处都有一个鸡冠形的有孔大鼻,有的整体就像鸡形,所以他命名为鸡冠壶。这一新的名称遂为中外考古学界所公认,一直沿用到现在。

皮囊壶不仅是契丹人日常生活中必备的用品,也是契丹民族积极接受与追求中原文化的标志。从小小的皮囊壶中,可以看出契丹民族陶瓷工艺的发展历程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