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只有一个名字,他就是叫宜兴。一把把、一件件都是那么得书画优美,那么得生趣逼真。书画壶艺,得益于丰富的文化修养;而生 趣灵逸,源自不断探索创新的艺术感悟!黎兵砂艺,诠释了现代紫砂艺人的全新风貌——博文广艺、锐意创新!
聚缘阁紫砂壶茶具,久有《世间茶具称为首》的赞语,它除有独特的功能外,还以造型朴雅,色泽研倩,形制严谨,技艺精湛的誉称陈。并集文学,书法,篆刻于一壶而备受爱好者珍藏。由于历代艺人不懈努力,父传子,子勉孙,早就了数辈名家,其高超技艺和佳作真品不乏人间。值此我辈后者器,既面临继承发扬紫砂古老传统的任务,有必须义不容辞地刻意创意,拓开新局面任务之艰巨,务需博才众长,学艺布新,刻苦努力,为业争光。
吴军,优秀中青年陶艺家、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1970年生于陶都制壶世家,1989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高级工艺美术师刘建平先生,曾受到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先生指导,技艺功底扎实,注重新品创作设计,擅长全手工制作。所制作品均选优质紫砂泥料,并与夫人周萍共同研讨,共同创作。1998年创办“宜君轩—吴军工作室”。
作品多次在国内及台湾、新加坡等地展出。
《新民晚报》、《民间收藏报》、《紫泥新韵》、《紫砂中青年英才集》、《紫砂掇英》、《当代紫砂艺术》、《壶论》、《宜陶人》以及台湾等杂志均有论文发表。
2007年由南京电视台《艺海纵横》栏目《天工》专题作个人专访,2011年又进清华大学工艺美术研究班进修结业。
“宜君轩”日趋成熟,《沁泉壶》被无锡博物馆收藏;《吉祥如意壶》被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收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每读此句,都会强化紫砂泥料贵重的印象。五色之土:紫泥、红泥、本山绿泥蕴于丁蜀,真乃天赐沃土,令爱陶者艳羡和追逐。把玩茶壶的人能把泥料弄得相称透的,特别是一眼便有定论的高手级玩家,我一贯很佩服。在我看来,泥这东西,特别是有些泥的锦绣叫法,连制壶巨匠都云里雾里的年代,更是让我心中赞叹不已。
紫砂壶,是茶的知己,是茶人的知音。每一把紫妙臺都有一个真情故事。当你用一颗心解读着另一颗心,一把壶也就有了生命。紫砂承载了文人的情怀,文人赋予了紫砂炅魂。一部紫砂史,就是一部文化史,也是一部文人把反寄情史。
养壶如养性,过程是漫长的,养壶的同时你的心境也许会潜移默化,如同读好书,交良友,心有所思,若有所悟,你的心态也会跟着养壶的乐趣有所改变,所谓壶里乾坤大,养壶养心,养身养性。
选择用紫砂壶泡茶的好处
1、茶香浓郁持久。紫砂壶嘴小、盖严,壶的内壁较粗糙,能有效地防止香气过早散失。长久使用的紫砂茶壶,内壁挂上一层棕红色茶锈,使用时间越长,茶锈积在内壁上越多,故冲泡茶叶后茶汤越加醇郁芳馨。长期使用的紫砂茶壶,即使不放茶,只倒入开水,仍茶香诱人,这是一般茶具所做不到的;
2、紫砂壶泡茶,保温时间长。由于壶壁内部存在着许多小气泡,气泡里又充满着不流动的空气,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故紫砂壶有较好的保温性能;
3、用紫砂壶泡茶,提携抚握不易炙手。紫砂壶线膨胀系数比瓷壶略高,而且没有釉,就不存在坯釉应力的问题;烧成以后的紫砂壶,玻璃极少,有足以克服冷热温度差所产生的急变能力,故具有缓慢的传热性
4、紫砂壶里外都不施釉,保持微小的气孔,透气性能好,但又不透水,并具有较强的吸附力,这是一般茶壶所不能比拟的。它能保持茶叶中芳香油遇热挥发而形成馨香,提高茶汤的晚期酸度,起到收敛和杀菌作用。故能稍微延缓茶水的霉败变馊,所谓“盛暑越宿不馊”,道理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