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人们就有储蓄钱币的传统习俗,古钱币中银元一直是一大热点。藏家对银币的青睐主要归因于以下三点:一是制作精美,观赏性强;二是品种纷繁,选择余地大;三是历史时间短,容易入手,再加上制作量少,而清末以后战乱频频,使钱币的损耗极大。
我国清代钱币虽然制造时间不长,但是有许多珍品币流传,这些难得一见的藏品,在近年的拍卖市场中却屡有出现,如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大清银币等等。除此之外,还有着很多的稀有版本钱币有待发掘。
光绪十六年(1890年)广东省钱局造币厂根据清政府钦定体制,将钱文改錾蟠龙之外,以“广东省造”和库平重量汉文改到正面,广为鼓铸第三版“光绪元宝”,至光绪三十四年,朝廷将货币按三个等级铸造流通,分别是七钱二分(一元)、一钱四分四厘(二角)、七分二厘(一角),主要由天津的造币总厂铸造,北洋、南洋(江南)、湖北、广东是四个分厂,也有铸造,但流通量不大,其中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一钱四分四厘的珍品不易常见。该制形被各省采用,成为定制。
近日,众信国际有幸征得“光绪元宝广东省造库平一钱四分四厘”一枚,该枚钱币直径2.3厘米。钱币正面铸有珠圈,珠圈内为“光绪元宝”四字,上环“广东省造”,下铸币值“库平一钱四分四厘”八字。钱文书写有范,笔划有力,字形结构协调,布局端正规矩。
钱币背面是一幅栩栩如生的蟠龙图,伴有英文环绕。该钱币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整个币面有明显历史痕迹,给人一种和谐精致的美感。像“光绪元宝库平一钱四分四厘”面值如此小的银币珍品,现在市场上已十分罕见,属古钱币中的稀有存品;且包浆自然古朴,品相完好,极具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