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的输入模块,如32点输入模块,允许同时接通的点数取决于输入电压和环境温度。一般,同时接通的点数不得超过总输入点数的60%。
;按外部接线方式又可分为汇点输入、分隔输入等。
2.开关量输出模块的选择
输出模块的任务是将PLC内部低电平的控制信号转换为外部所需电平的输出信号,驱动外部负载。输出模块有三种输出方式:继电器输出、双向可控硅输出和晶体管输出。
1) 输出方式的选择
继电器输出价格便宜,使用电压范围广,导通压降小,承受瞬间过电压和过电流的能力较强,且有隔离作用。但继电器有触点,寿命较短,且响应速度较慢,适用于动作不频繁的交直流负载。当驱动电感性负载时,开闭频率不得超过1 Hz。
晶闸管输出(交流)和晶体管输出(直流)都属于无触点开关输出,适用于通断频繁的感性负载。感性负载在断开瞬间会产生较高的反压,必须采取抑制措施
2) 输出电流的选择
模块的输出电流必须大于负载电流的额定值,如果负载电流较大,输出模块不能直接驱动,则应增加中间放大环节。对于电容性负载、热敏电阻负载,考虑到接通时有冲击电流,故要留有足够的裕量。
3) 允许同时接通的输出点数
在选用输出模块时,还要看整个输出模块的满负荷能力,如OMRON公司的CQM1-OC222是16点输出模块,每个点允许通过电流2 A(AC250 VDC24 V)。但整个模块允许通过的电流仅8 A。
分配输入输出点
一般输入点与输入信号、输出点与输出控制是一一对应的;在个别情况下,也有两个信号用一个输入点的,那样就应在接入输入点前,按逻辑关系接好线(如两个触点先串联或并联),然后再接到输入点。
1. 明确IO通道范围
不同型号的PLC,其输入输出通道的范围是不一样的,应根据所选PLC型号,弄清相应的IO点地址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