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性质
分子式:CO(NH2)2,分子量60.06,CO(NH2)2无色或白色针状或棒状结晶体,工业或农业品为白色略带微红色固体颗机无臭无味。密度1.335g/cm3。熔点132.7℃。
化学性质:
可与酸作用生成盐。有水解作用。在高温下可进行缩合反应,生成缩二脲、缩三脲和三聚氰酸。加热至160℃分解,产生氨气同时变为氰酸。因为在人尿中含有这种物质,所以取名尿素。尿素含氮(N)46%,*体氮肥中含氮量的。-
生产方法:工业上用液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直接合成尿素,化学反应如下。
尿素在酸、碱、酶作用下(酸、碱需加热)能水解生成氨和二氧化碳。-
对热不稳定,加热至150~160℃将脱氨成缩二脲。若迅速加热将脱氨而三聚成六元环化合物三聚氰酸。(机理:先脱氨生成异氰酸(HN=C=O),再三聚。)与乙酰氯或乙酸酐作用可生成乙酰脲与二乙酰脲。
在乙醇钠作用下与丙二酸二乙酯反应生成丙二酰脲(又称巴比妥酸,因其有一定酸性)。
在氨水等碱性催化剂作用下能与甲醛反应,缩聚成脲醛树脂。-与水合肼作用生成氨基脲。
2NH3+CO2→NH2COONH4→CO(NH2)2+H2O尿素易溶于水,在20℃时100毫升水中可溶解105克,水溶液呈中性反应。尿素产品有两种。结晶尿素呈白色针状或棱柱状晶形,吸湿性强。粒状尿素为粒径1~2毫米的半透明粒子,外观光洁,吸湿性有明显改善。20℃时临界吸湿点为相对湿度80%,但30℃时,临界吸湿点降至72.5%,故尿素要避免在盛夏潮湿气候下敞开存放。目前在尿素生产中加入石蜡等疏水物质,其吸湿性大大下降。
公司主营产品:
1 白凡士林(药用规格、辅料) 《中国药典》2015年版
2 丙二醇(药用规格、辅料) 《中国药典》2015年版
3 冰醋酸(药用规格、原/辅料) 《中国药典》2015年版
4 薄荷脑(药用规格、原/辅料) 《中国药典》2015年版
5 薄荷素油(药用规格、原料) 《中国药典》2015年版
6 醋酸氯已定(药用规格、原料) 《中国药典》2015年版
7 单、双硬脂酸甘油酯(药用规格、辅料) 国家标准
8 山梨酸(药用规格、辅料) 《中国药典》2015年版
9 碘化钾(药用规格、原料) 《中国药典》2015年版
10 甘油(药用规格、原/辅料) 《中国药典》2015年版
11 滑石粉(药用规格、原/辅料) 《中国药典》2015年版
12 黄凡士林(药用规格、辅料) 《中国药典》2015年版
13 混合脂肪酸甘油酯(36型)(药用规格、辅料) 《中国药典》2015年版
14 混合脂肪酸甘油酯(38型)(药用规格、辅料) 《中国药典》2015年版
15 碱式碳酸铋(药用规格、原料) 《中国药典》2015年版
16 尿素(药用规格、原/辅料) 《中国药典》2015年版
17 羟苯乙酯(药用规格、辅料) 《中国药典》2015年版
18 十八醇(药用规格、辅料) 《中国药典》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