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社会,出去旅游已成为一种常态。很多旅游者喜欢在旅游地购买当地特色的手信,带回家收藏或者赠人。尤其近几年,珠宝首饰也成了旅游者喜爱的手信之一。
购买珠宝首饰的游客,有些是被导游舌灿莲花的解说,有些则是贪图小便宜的,还有些则只是单纯觉得珠宝原产地的品质更好。
旅游团诱导购买这种旅游团的套路一般是打出低价团旅行口号,几百元就可以包来回机票、酒店住宿、某景点门票几日游,这个时候你就会问,是不是购物团神马的,他们会有这样的说辞:绝不存在强制性消费,但是会逛两个商店等。但是,等你上了车,就会发现,所谓的旅游,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带着“商店”、“玉石博物馆”、“展览馆”里的。这期间,导游会拼命的向你灌输“人养玉、玉养人”、 “银能治病对身体好”各种神乎其神的功效,然后,你就会像被洗了脑一样,购买了旅游区的玉石、金银等。别说一般的游客,就连明星也中过招,可想其洗脑程度了。
常说的“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说的是在佩戴翡翠玉石时,由于人体分泌的有油脂作用,翡翠的光亮会更甚从前,也会将原本不显露的翠色透出来。
长期佩戴确实对身体有好处,但也不会有什么像某些人吹的可以当身体状况指向标之类的。至于“银变黑”就更不可信了,银首饰长期在空气中会发生氧化引起化学反应,从而变黑,跟身体健康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在宝石产地买珠宝很多人都认为在原产地购买的产品更加质美价优,所以,也有很多游客会购买所谓的“珠宝特产”。
例如,斯里兰卡的蓝宝石、南非的钻石,缅甸的红宝石和翡翠等等。
产处不如聚处。一般在产地看到的宝石只是最原始矿石的状态,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会成为精美的饰品,然后运送到集散地批发。游客仅仅是旅游路过,怎么可能接触得到当地真正的天然珠宝批发市场呢?产地假象只不过是为了诱惑你掉进陷阱的方法之一罢了。
所以,作坊和矿区里面的工人其实是“演员”,而你,就是那个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