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瓷器

浅谈粮票收藏价值及1966年全国通用粮票介绍

  • 发布时间:2019-08-06 19:15:22,加入时间:2019年05月10日(距今2191天)
  • 地址:中国»广东»广州:广州中心
  • 公司:广州广宣艺策划服务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易经理,手机:18565324760 微信:Y18502060590

这个作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中国第二货币,是如何产生与退出市场的。接下来,我们先来了解其历史背景。

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85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 中国最早实行的票证种类是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粮票作为一种实际的有价证券,在中国使用达40多年。

其实除了中国,苏联、美国、越南、朝鲜等国家都有发行过粮票,只是数量与规模上与中国无法比较。中国的粮票种类数量有“世界之最”之称,全国2500多个市县,还有一些镇、乡都分别发放和使用了各种粮票,进行计划供应,还有一些大企业、厂矿、农场、学校、政府、机关等单位。另外,有些发行于解放战争时期的公粮票。最早实行凭票证供应的就是粮食。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资极度匮乏,粮食自然无法做到敞开供应。中央政府开始酝酿粮食的计划供应,以满足全国人民的温饱。1953 年,中央政府决定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包括粮食计划收购政策,粮食计划供应政策,1955 年8 月25 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 次会议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紧接着,国家粮食部向全国发布这一暂行办法,很快,各种粮食票证便铺天盖地地进入社会。票证发放虽然很多,但是仍然不能涵盖所有商品。因此,在票证之外,又发了各种购货本,如粮食本、副食本、煤炭本等等。至于购买工业品,国家还发放了工业券。到商店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需要交一定数量的工业券。大件、贵重的商品,又有自行车票、缝纫机票、手表票等。虽说粮票被人们称之为中国第二种货币,但毕竟粮票只是当时粮食紧缺时代下需承担粮食分配功能而诞生的产物。随着中国经济逐渐告诉发展,粮票也就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在1978年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渐渐控制粮票的发行量,统一限量供应粮食和食用油票,在1984年,深圳市作为第一个取消一切票证,粮食、猪肉、棉布、食油等商品敞开供应,价格放开。深圳人率先过上了不用粮本、粮票的日子。粮价放开后,激活了其他商品的流通,促进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显著增长。1993 年,粮油实现敞开供应,粮票已无用武之地,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长达近40 年的“票证经济”就此落幕,老百姓再也不用为找不到粮票发愁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它虽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却成为收藏者的新宠。在现今收藏市场上,粮票作为一个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时代产物,为中国当时食物分配作为极大贡献,缓解了当时中国食物紧缺以及抑制市场经济通货膨胀。因此其本身具备着极重的历史意义性,在收藏品市场上,一跃成为了众人所爱。但由于其在上世纪80年代左右便退出历史舞台,以至于目前存世量不多,导致其价值一直不停上涨,变成了可遇不可求的存在。而下图便是小编有幸见到的价值高的一组1966年的全国通用粮票。

此组粮票共100张,全是五市斤全国通用粮票,此组粮票保存完好,极具收藏价值。六六年版全国通用粮票,可谓是家户喻晓,妇孺皆知.在人们的心目中它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粮票的代名词。与亿万万人民朝夕相伴近28载,她的光辉形象早已深深铭记在几代人的脑海里。

1966年版的粮票,样本鲜见,关于该年版票的诞生,普遍的观点是因为1965年版粮票背面使用说明中第四条“本票不准买卖、涂改无效、遗失不补。”的第一个顿号标错了,为了维护国票的形象,粮食部于1967年10月13日发出(67)粮农字第186号《关于发行1966年新版全国通用粮票的通知》,正式启用了在修正1965年版错误的基础上而增印的1966年版粮票。至于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无从考证,不过1965年版成为公开发行的错版粮票道是不争的事实。与1965年版一样,1966年版的全国通用粮票也存在着有水印和无水印两种版别。不同的是半斤和一斤均没有水印版,而五斤这枚因水印图案不同又衍生成大小实心五角星和空心五角星加麦穗两种版别。让人费解的是该套票的实票在现实中存量可谓是天文数字,可票样却难得一见。因此导致其价值在如今的收藏品市场一直是居高不下。

今天,收藏粮票不仅仅是为了保留那一段艰苦岁月的痕迹。重要的是,粮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欣赏价值。更重要的是抚今追昔,研究与追思那一段特殊的历史。

据小编了解,在2015年中国春季拍卖会票证专场,一张1966年五市斤的全国通用粮票便拍卖出390万元高价,刷新当时的记录。由此可见其价值之珍贵。

最早实行凭票证供应的就是粮食。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资极度匮乏,粮食自然无法做到敞开供应。中央政府开始酝酿粮食的计划供应,以满足全国人民的温饱。1953 年,中央政府决定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包括粮食计划收购政策,粮食计划供应政策,1955 年8 月25 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 次会议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紧接着,国家粮食部向全国发布这一暂行办法,很快,各种粮食票证便铺天盖地地进入社会。

1960 年,国家进入了节粮度荒时期,城市居民的粮食定量进行压缩,副食品供应严重不足。以前曾经凭票供应的商品,也无货供应。到1961 年市场凭票供应的商品,达到了156 种。在那个时期,吃饭要粮票,吸烟要烟票,喝酒就得有酒票,就连一分钱买一盒火柴,也得用火柴票。

对于9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粮票是只有在博物馆里才能见到的物品;对于8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童年时期在家中的某个角落或者父母的钱包里还曾经看到过粮票的影子,但印象已经不深了;对于70年代出生的人,唯一的记忆就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粮票了。而对于四、五十年代出生的老人来说,在他们的青年时代,粮票的价值比冰箱、彩电这些东西要重要得多。

全国通用粮票:从年代上说,1966和1965年的伍市斤粮票价值高,另外1966年全国粮票全新绝品已经非常少见,这也是其价格飞涨的重要原因!因为大多数省市都在这一年发行了第一套粮票,也就是俗称的“开门票”。1966年粮票全国通用伍市斤票面上写有“全国通用伍市斤粮票”,左上角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几字下为“全国通用粮票”,右侧为币值“伍市斤”,背面为粮票的使用说明。此组粮票没有在市场使用就被收藏,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张粮票品相极佳,保存的相当完整,经重庆墨古堂艺术中心鉴定专家一致鉴定为真品中的精品,实物与图片一致。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发展,粮票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越来越多的人看到收藏粮票增值,获得高额利润回报,升值空间不可估量!

全国粮票五市斤 全国粮票是指全国通用粮票。此组藏品包含六张全国粮票五市斤,为1966年发行,上方书“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全国通用粮票”字样,“伍市斤”粮票币值在左侧,币值下方为“1966”年份,右上角为阿拉伯数字币值。背面为粮票的使用说明,阿拉伯数字币值分铸在左右两边。此组粮票在制版过程中,精雕细刻,机器和传统的手工相结合,使图案、花纹线条精细;油墨配色合理,色彩新颖、明快; 票面纸幅较小,图案美观大方。再加上粮票是特殊经济条件下的历史产物,票面题材广泛,印制精细,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的特点。

粮票作为特殊年代的特殊产物,是物质生产力低下的见证。老一辈对粮票记忆犹新。在1950年到1985年间,粮票一度成为每家的命根子,是生活的必需物。那时候不仅吃饭要粮票,买布、生活用品需要粮票,就连发工资都是发的粮票。作为硬通货的粮票,1985年后开始不再流通,这也标志着我国物质生产力的跟上。退出市场的粮票,成为了收藏品,尤其受到一些怀旧的人的喜爱。

经年累月的岁月侵蚀,更使这种具有不可复制性的票证文物日渐稀少,珍品迭出。每一张粮票都品相相当完好,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不言而喻。 粮票如同一部题材丰富、内容广博、设计典雅、印制精美的另类别样“大百科全书”,它不仅是一代人的记忆,更超容量地储存并展现着岁月的足迹和历史的年轮,以及社会变革发展中所经历的风雨和阳光,

随着时间的推移,粮票实物和相关资料的收集难度将越来越大。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收藏粮票,其实是为国家收藏将来的“文物”,具有历史意义。1966年全国粮票全新绝品已经非常少见,这也是其价格飞涨的重要原因!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