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R工艺的特点
SBR工艺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将反应和沉淀两道工序放在同一反应器中进行,扩大了反应器的功能。此外,SBR是一个间歇运行的污水处理工艺,运行时期的有序性使它具有不同于传统连续流活性污泥法的一些特性。
1)流程简单,设备少,占地少,基建及运行费用低。SBR工艺的主要设备就是一个兼具沉淀功能的反应器,无需二沉池和污泥回流装置,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还可省去调节池。
2)固液分离效果好,出水水质好。SBR工艺中的沉淀过程属于理想的静止沉淀,固液分离效果好,且剩余污泥含水率低,有利于污泥的后续处置。
3)运行操作灵活,通过适当调节各单元操作的状态可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通过适度的充气、停气搅拌,形成时间序列上的缺氧、厌氧和好氧交替环境条件,满足缺氧反硝化、厌氧放磷和好氧硝化及吸磷的要求,从而可有效地脱氮除磷。
4)能有效地防止污泥膨胀。由于SBR具有理想推流式特点,反应期间反应底物浓度大、缺氧与好氧状态交替变化以及泥龄铰短,都是抑制丝状菌生长的因素。
5)耐冲击负荷。SBR工艺利用高循环率有效稀释进水中高浓度的难降解或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的有机化合物。
6)利用时间上的推流代替空间上的推流,易于实现自动控制。该工艺的各操作阶段及各项运行指标都可通过计算机加以控制,便于自控运行,易于维护管理。
7)容积利用率低,水头损失大,出水不连续,峰值需氧量高,设备利用率低,运行控制复杂,不适用于大水量。
(2) SBR工艺的变形
针对传统SBR工艺存在的不足及在应用中的某些局限性,如进水流量较大时,对反应系统需调节,会增大投资;对出水水质有特殊要求时,如脱氮、除磷,则需对SBR进行适当改进。因此出现了ICEAS、CASS、IDEA、DAT-IAT、UNITANK、MSBR等SBR的变形工艺。
ICEAS工艺
ICEAS 工艺称为间歇式延时曝气活性污泥工艺,于1968年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与美国ABJ公司合作开发。该工艺大的特点是在SBR反应器进水端增加了一个预反应区(图13),实现连续进水(不但在反应阶段进水,在沉淀和排水阶段也进水)。
ICEAS 工艺集反应、沉淀、排水于一体,运行时,污水连续不断地进入反应池前部的预反应区,并从主、预反应区隔墙下部的孔眼以低速(0.03~0.05 m/min)进入主反应区,在主反应区按照反应、沉淀、排水的周期性运行程序,完成对含碳有机物和氮、磷营养元素的去除。
ICEAS工艺的优点是连续进水,可以减少运行操作的复杂性,在处理市政污水和工业污水方面比传统SBR工艺费用更低、出水效果更好,其缺点是进水贯穿于整个周期,沉淀期进水在主反应区底部造成水力紊动,从而影响分离时间,因此水量受到限制,且容积利用率低, 脱氦除磷有一定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