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新媒体和品牌商把热点借势、套用玩法当成了创意的主流,部分品牌公众号没啥新内容,直接上套路,就比如最近的七夕节海报,大多都硬生生的完成了“自嗨”。
虽然勤快点的还会做个H5或者小视频,靠熟人圈子也的确能刷屏三五个小时,但是,无论是用户还是互联网从业者,大概只记得一片欢腾热闹的大红配色,产品、品牌特性越来越模糊,硬生生地自嗨。纵观目前的国货网红爆款市场,很少有品牌沉下心来做传统意义上经典流传的爆款商品了,更为普遍的是打造社会舆论话题引流量。
消费者们从最开始的欢呼追捧到现在的观望评论在消费态度上已经开始有了很大的转变,新零售业态下的商品环境,商品种类繁复,各类产品的消费风口也逐渐碎片化,要想在同类型和同质化的商品中脱颖而出也只能走上网红爆款的“噱头”路线。
在新兴的消费观念里,使用价值不再是衡量商品价值最重要标准,越来越多样的商品附加值开始为商品加分。随着商品的品类增多,同类型商品的重复,越来越需要个性商品来打破消费者的选择障碍,这些也都是“网红货”畅销的原因。(网红直播营销,kol营销咨询178软文网)
另外,“卖情绪”成为了这些网络爆款的共同特点,或是喜欢、或是好奇、或是攀比……商品的实用性逐渐弱化,商品体验在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时显得越来越重要。只是在当下商品环境下,产品的实用性越来越令人担忧。品牌商们把越来越多的精力和资金都放在了品牌的造势与噱头营销上,而产品的升级与创新并没有实质上的突破。更多的是换一种包装或印花以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呈现在大家眼前,自以为新形式加上新噱头就可以打造新卖点,但言过其实的宣传为品牌自身埋下隐患。
网红奶茶不好喝、爆款产品不好用、联名产品没创意……尝鲜过后,新鲜感消散,复购率低,各大社交平台的测评KOL也揭竿而起,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消费者对“爆款货”态度的改变。其实从来不是消费者太挑剔,而是现在太多的品牌没创意,尝到了一点网络营销的甜头,就一去不返,进入“自嗨”模式。
就目前消费市场来看,消费者们的消费心理大有“觉醒”之势,冲动在减弱、理性被唤回。过度沉迷于爆款的打造与营销,只会错过原有产品抢占市场的时机,失了消费市场的口碑,而这一切也将成为品牌自身“一个人的狂欢”。
今天的品牌,如果不会撩,如果不能和消费者玩起来,让消费者“嗨”起来,未来将很难俘获消费者的芳心。品牌已经不再是那个冰冷的、高高在上的、仅仅是搭乘娱乐媒体平台出现的形象,而是有亲和力的、有内容的、有话题的、有能够让更多的消费者关注的人格化的载体。
品牌传播不再是广告主的自嗨。娱乐营销就是品牌的秀场,品牌需要创造可供消费者娱乐的内容,从娱乐的角度去挖掘品牌的内涵,去增加与用户的黏性,并顺势促成流量转化,这才是获得年轻人青睐的正确方式。(文章由178软文网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