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食品检测过程中十一批次不合格!消费者不要再买了

  • 发布时间:2019-08-12 14:15:36,加入时间:2019年02月19日(距今2331天)
  • 地址:中国»安徽»合肥:合肥市蜀山区香樟大道创展企业大道12层
  • 公司:安徽省金标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金标准,手机:15755144232 微信:anhuijinbiaozhun 电话:0551-67100218

  日前,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600多种食品样品的批次进行抽检,发现有十一批次的产品是处于不合格的状态。其中包括了很多常见的农副产品,例如鱿鱼、鸡蛋、豆芽等等。在此次抽检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粮食加工品也作了重点调查,例如调味品、食用油等等都是全部合格的。

  一波又一波的食品安全事件,推动民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和要求愈来愈高,也促使我国对食品行业的管理逐步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来加以治理。安徽省金标准检测研究院表示,食品安全无小事,希望大家都能够引起强烈重视,必要的食品检测应该了解。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党和国家的声誉与执政能力。因此,严格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对全面加强和改进食品安全工作,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成效,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纵观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以“食品卫生”管理向“食品安全”管理的转变,从没有“食品安全”概念到建立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从建立分工负责与统一协调相结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到确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无不体现出党和国家“执政为民”和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患难”的使命感、紧迫感与责任担当。

  但是,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所暴露出的食品安全问题仍然很突出,尤其是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这就说明,“食品安全监管”任重道远,还需全民继续努力!

  坦率地讲,我国与美国、英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来之较晚,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也自然相对滞后。在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逐渐“冒出来”且不断加剧的问题,也是逐渐引起党和国家日益重视并逐步得到加强治理的过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确立了以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支撑建立现代化工业强国的宏伟目标。食品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的一个延伸,被定位为“农副产品”,纳入工商业范畴。

  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即“公私合营”的实施,原来由私人经营的食品和饮食行业,逐渐由国营企业来主导,并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的重要保障部门。不以盈利为目的企业性质,抑制了国营食品企业的各种冲动。所以,即使在没有食品安全监管立法的情况下,国营企业的食品生产和经营没有出现过重大问题。

  1978年,我国迎来了改革开放。计划经济时代结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食品和饮食行业迎来了巨大变革,民营、个体工商户等多种形式的食品生产、流通、销售以及饭店、饭馆、大排档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给开放的市场带来一片繁荣景象。

  1979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发了一条消息:我国决定与外资合营某些企业,并为此起草了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审议。今天看来,这部法律虽然带有历史痕迹和计划经济色彩,但仍以其开创性、奠基性为我国打开国门、引进外资提供了可靠的法制保障,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