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宁重宝让公司收购价格多少
公元1100年1月,北宋皇帝哲宗病故,由其弟赵佶接替做了北宋第八任皇帝,为宋徽宗。徽宗“性甚机巧,优于技艺”,终日沉迷于书法绘画,不理朝纲。他在位25年,先后铸造了圣宋通宝、崇宁通宝(重宝)、大观通宝、政和通宝(重宝)、重和通宝、宣和通宝(元宝)等6种钱币,其中崇宁通宝和大观通宝的钱文是徽宗亲书的瘦金体。令人叫绝的是折十型瘦金书体的崇宁通宝,青铜精制,文字骨秀格清,令人爱不忍释。
崇宁重宝为隶书铜、铁大钱,制作多亦精好,存世较多。另有崇宁通宝钱文为徽宗御书瘦金体,铁划银钩,深具骨秀格清之气韵,书法超妙绝伦,堪称币文楷书之颠峰。世人评此为“宋代泉”,与新莽并称中国钱发“二圣”,崇宁通宝版式多变,尚有铁钱。公元1100年1月,北宋皇帝哲宗病故,由其弟赵佶接替做了北宋第八任皇帝,为宋徽宗。
市场近几年崇宁重宝拍卖成交记录:
崇宁重宝背“下月”铜钱----成交价:HKD100.00万----成交日期:2018年4月28日
崇宁重宝背“下月”铜钱----成交价:HKD100.00万----成交日期:2018年4月28日
崇宁重宝----成交价:RMB84.70万----成交日期:2018年5月31日
崇宁重宝背“下月”铜钱----成交价:HKD100.00万----成交日期:2018年4月28日
崇宁重宝样币----成交价:RMB462.00万----成交日期:2018年5月31日
崇宁重宝----成交价:RMB84.70万----成交日期:2018年5月31日
崇宁重宝专业收购权威公司
东晋炼丹家葛洪在其《抱朴子·内篇》中讲得更明确:“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而皆外变而内不化也。”不过那时多数人对这种现象没有确切的了解,误以为是铁接触到曾青、石胆就转化为铜了。及至唐代,有些从事炼金术活动的方士就利用这个化学变化把石胆水和水银放在大铁锅中加热熬炼,被置换出的铜便与水银形成齐。然后,他们把那些很像砂粒的铜齐加热,蒸出水银,便得到了红铜粉。他们美其名叫“红银”,很自以为得意,认为真的实现了使铁向铜的嬗变。唐代后期方士金陵子所撰的《龙虎还丹诀》就记载了这项“绝技”。
崇宁重宝真虚分辨,北宋徽宗赵佶于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为解困开始铸造崇宁通宝和崇宁重宝折十对钱,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停铸。短短四年,崇宁大钱铸量巨大,造成北宋晚期经济陷于混乱,百姓和商家均不愿接受崇宁大钱,后,崇宁大钱由当十降至当二小钱使用。崇宁重宝每一枚重量在10克上下,相当于崇宁通宝小平钱3枚的重量,但是它要当10枚小平钱花,当时百姓把小钱贮藏起来或被销铸为当十大钱,造成小钱奇缺。至今,想觅到崇宁通宝小平钱较难,正常品相的都在在千元以上。崇宁重宝也有小钱,钱体轻薄,直径26毫米至27毫米,重量在2.5克至3.8克之间,据说当折二钱使用。
崇宁重宝钱文隶书,古朴方正,严谨庄重,法度固定。有人认为,崇宁重宝钱文也是徽宗所书,但史无定论。重宝版别几百种,面背记号多,有花穿、决文、面星、背星月纹等,常能见到。关于此钱,有一个传说,谓其面文为蔡京所书,而蔡京书写时别有用心地将“崇”字的山和宗的竖笔上下贯通,连成一线;将“宁”字繁体之中的“心”省略,被人指责为“有意破宋,无心宁国”。“崇宁”钱存世尚多,版别亦多,但迄今并未发现有如上所说这种写法的钱币。自然也有根据以上说法的,但那很容易辨别出来。因此这段传说得不到印证,至今仍是一个谜。
崇宁重宝交易价格,根据博宝在线拍卖网2009年到2010年崇宁重宝系列在线拍卖统计,在1年的时间内,崇宁重宝一共有112枚拍品上拍,总浏览23302次,参与总人次达到36人,出价次数81次,其中价格高的是崇宁重宝(长足宝),藏家为关注的崇宁重宝如下:崇宁重宝背十、好品相崇宁重宝折十四枚、崇宁重宝铁范。其中竞争为激烈的崇宁重宝折三铁范加价幅度两万元,在经过12次出价后,后以220万元的价格成交!
千百年来,古钱币历经沧桑,存世数量越来越少,投资价值日益升高,近十年来,古钱币市场行情一路走高,特别是一些中时光廊古钱币十分,至2009年,已经出现十分惊人的涨幅。十年以前北宋钱币和清代钱币一枚一般只有几元钱,如今已增值数百倍以上,且仍在不断上涨之中,这一现象值得广大集币爱好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