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季型草喜凉爽湿润,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至25℃。夏季天气炎热,冷季型草长势减弱,极易感染各种细菌、真菌病害,如果管理方法不当,一旦染病,不但影响草坪观赏效果,严重时还会导致冷季型草坪大面积死亡,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根据笔者多年的管理经验,现将夏季管理中的错误方法归纳如下,希望能引以为戒。
一、片面强调低修剪对草坪通风透光的促进作用,而忽视了冷季型草自身的生长特性。
为了增加冷季型草坪在夏季的通风透光,使之适应炎热的环境,对草坪过度低修剪,使草坪长势迅速减弱,生长缓慢,对环境的适应性急剧下降,为各类病害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正确的做法是在夏季将冷季型草坪修剪高度提高1至2厘米,以增强冷季型草坪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每10至15天剪一次,每次修剪不超过总高度的13。
二、片面强调水分对冷季型草坪生长的作用,忽视了浇水的方式、方法。
水是决定冷季型草长势好坏的关键因素。夏季炎热干燥,管理人员为保证冷季型草对水分的需求,每天对草坪进行喷水,有的还将喷水时间安排在炎热的中午,结果造成深层土壤长期干旱,而表层土长期湿润,使草坪根系越来越浅,适应性和抗性随之降低。由于表层土湿度大,高温季节来临时,褐斑病、枯萎病等病害不断发生。同时这种浇水方式也大大增加了水分的蒸发,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
正确的做法是结合土壤水分状况,干旱时每3天浇水一次,每次浇透10至20厘米,早晚进行,减少蒸发,节约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