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白酒酿制的“重阳节下沙”的周期性生产方法,这一与大自然节令牢牢结合的酿制技法,是新一轮生产工序的开始。
沙是酱香白酒生产制造的原材料高粱,因为红缨子糯高粱的颗粒物小,圆润,呈酱鲜红色,因此看上去像碎沙子相同,因而本地人都称其为“沙”。重阳节下沙即重阳节节开始加料,是酱香白酒酿制过程中的初次加料,发酵一月后开展的再次加料称之为糙沙。
重阳节下沙是因夏天雨多,土壤侵蚀导致水体不太好,且平均气温高达35至40度。高粱淀粉的含量高,如收堆、下窖加温过猛,生酸幅度过大,不利制酒。
九月初九刚开始下沙,窖期为30天,新春佳节以前烤完多次酒,春分后,平均气温刚开始回暖,到烤三、四次酒的那时候,平均气温非常适合于酱香白酒的酿制。
下沙的作业流程
1.润粮
下沙时先将破碎后的高粱泼上95℃的热水,边泼边拌,使高粱均匀吸水。随后添加一定比例母糟拌匀。(母糟是上周期时间最后一轮发酵后不蒸酒的高品质酒醅。)
蒸粮
先往甑蓖上撒上一层层谷壳,见气撒料。圆汽后蒸料二至三小时,规定蒸制适合,不可过熟。出甑后再揣摩水。
摊凉
出甑后的高粱,经摊凉、散冷,品温下降到32℃时,洒入尾酒拌匀。(尾酒是由上个周期时间生产制造的7次酒和每甑酒头历经稀释而成)
高溫堆积
添加大曲粉低撒扬匀,搅拌后收堆,粮醅接种环境和大曲里的微生物菌种后,品温升高,酒醅具备甘甜酒味时,便可入窖发酵。
发酵
堆积后的生沙粮醅经拌匀,并撒上一层层薄谷壳,最终用泥封窖密封性发醇30天上下。
故酱香白酒酿制工序的初次投预料到下沙步骤进行,重阳节下沙这一生产工艺流程是这项秉持了数千年的酱香白酒生产工艺流程。它是数千年大家对“天时”的认知能力,都是人们生命与大自然深度沟通交流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