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中国书法具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独有的艺术门类,其影响具有世界性。
中国的历史文明是一个历时性、线性的过程,中国的书法艺术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展示着自身的发展面貌。在书法的萌芽时期(殷商至汉末三国),文字经历由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隶(八分)、草书、行书、真书等阶段,依次演进。
在书法的明朗时期(晋南北朝至隋唐),书法艺术进入了新的境界。经历宋、元、明、清,中国书法成为一个民族符号,代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和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
随着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人们生活中的文化含量极大的增加。书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春节几乎没有不贴春联的,门楣很少不悬横匾的,居家的厅堂里,悬挂书法条幅、书法镜框的更不是一一户两户。说明了它强大的文化价值和生命力。
近日,众信文化有幸征得钱君陶书法一幅,其长度为92.2厘米,宽度为33.2厘米。该书法笔精墨妙,刚健质朴,收放有度,运笔秀巧,气势随字而生,赏心悦目。其造诣极高,是一幅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钱君陶先生,从丰子恺学习西洋画,并自学书法、篆刻、国画。擅装帧美术及篆刻、书法。他既是鲁迅先生的学生,装帧艺术的开拓者,也是中国当代"一身精三艺,九十臻高峰"的著名篆刻书画家。他一生治印两万余方,上溯秦汉玺印,下取晚清诸家精髓。他是一位诗、书、画、印熔于一身的艺术家。
鲁迅说:“汉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在世界艺术之林中,中国书法历史最悠久、传播最广泛、同民族文化的关系最密切。它所显露出的或古拙、或秀媚、或端雅、或玄妙、或艰深,其方与圆、收与放、疏与密、刚与柔、虚与实、奇与正,意境无限,美妙无比,与绘画一同统领着中国美术的其他门类,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艺术之魂,在当今社会中有着很高的价值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