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也好、爱也好、责任也好,保险在现实当中是比较抽象的东西。但当你与保险产品功能相结合的时候,尊严、爱与责任都是很具体的,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曾经做过一期节目:。
我们举一个例子:如果一个普通家庭中有人得了重大疾病,到医院以后医生的结论是:这是用现代医疗科学完全可以治好的疾病,但是医疗费需要50万。
不同的家庭面临这种情况做法是不一样的:要么是付不起50万放弃治疗;要么是借债治疗;要么是发起募捐救助拼人品;要么是用家庭储蓄来治疗(假设有100万储蓄)。可是,无论用上述哪种方式治疗,当事人都会失去尊严。
有的人讨厌保险,也许是讨厌保险的推销方式,也许是讨厌保险这两个字。其实,我可以这样说,保险这个东西,你一旦真正了解了,就一定会买。不买,归根结底是因为不了解。可以用两道选择题来判断一下一个人是否需要买保险:
第一题:以下三种钱,只选择一种,你会选哪一种?
A.不会变少,也不会变太多
B.有时候会变很多,有时候会变很少,甚至可能变没有。
c.不会变少,有事的时候会变很多。
第二题:假如未来某一天一个人需要30万医疗费,有以下三种方式准备这笔钱,你会选哪一种?
A.一次在银行存够30万现金,准备生病用。
B.每年存入银行1.5万,必须坚持存够20年以后才可以生病。
C.每年强制储蓄1万元,但可以在需要时拥有至少30万医疗费用,只需要存20年、20万,终身都有至少30万医疗费。
做完这两道选择题后,我们会发现,没有人讨厌保险的功能,因为保险就是钱的一种存在状态,一种游戏规则。因为没有人讨厌钱,所以不应该有人讨厌保险。没有人嫌钱多,而保险恰恰是帮助我们把钱变多的方法。我们不能因为钱穿上保险的马甲就不认识钱了。我们要学会把保险买简单了。
第一,保险就是保险,不能兼顾所有金融产品的功能,不能像银行存款那样上午存下午可以取,不能像股票那样今天买明天就能涨(当然也可以跌),所以要买保险独有的保证功能,就是确保在未来不可知的日子里有一笔可知的金钱。
第二,不要把保险当保险(如果你对两个字过敏的话),它只是钱的一种存在状态,一种游戏规则,所以要把握保险就是钱的本质,不要纠结于产品名称。
不买保险的原因大概就这三句话--
第一是不知道保险也是钱,没把保险当成钱(两块钱的存折一直锁着,但20万的保单未必找得到)。
第二是把钱当成命,不知保险是救命钱。
第三是把买保险当花钱,不知道是没事当存钱(存钱,就会觉得越多越好),有事变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