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瓷器

很像官窑的赝品瓷器都被谁买了

  • 发布时间:2019-08-23 17:33:04,加入时间:2018年07月19日(距今2149天)
  • 地址:中国»江苏»苏州:中华园西路99号新江商务大厦
  • 公司:江苏鉴宝斋拍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李先生,手机:18621868113 微信:L_H_J_GW 电话:0512-57781770 QQ:522725788

我的名字叫“赝”,“嫣、妍、琰、赝”的赝。多么艳丽的名字呀!我喜欢。我的体型也好,上半部属“雁”,下半身从“贝”,这说明我会有俩鸟钱儿,或者说命里注定我会有飞来横财。

  我是“假氏大家族”中最尊贵的一支。假药、假烟、假酒、假奶粉、假化肥、假农药、假鸡蛋、地沟油……还有假学历、假简历、假国籍等等都是我的近亲,而山寨版、注水肉、毒胶囊则是我的姑表,至于那些假政要、假军官、假金察、假大师、假和尚、假尼姑等等,别看他们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比我们多口气儿,平时道貌岸然,其实都是我们“假氏家族”的一类

  从实践说,我们不是从今天才冒来的,而是古已有之。《韩非子,说林下》:“齐伐鲁,索谗鼎,鲁以其雁往,齐人曰:“雁也”,鲁人曰:“真也”。可见,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宗就和“真”对着干了。

  不是也曾传说,曹孟德死后还有七十二疑冢吗-博大精深的佛教为保护真佛舍利,不是也制造几枚“影骨”吗-“影骨非一亦非异,了如一月映三江”。

  可见,想当初我们并不是那么招人讨厌,而且还是有历史贡献的东西。存在即是合理!

  至于合不合法,我们不去讨论,反正法是人定的,我们没有发言权。单说我们“赝”的经历吧,其实,在很长的历史阶段我们的商业气息并不浓厚。

  文人墨客之间相互模仿,不过是切磋技艺,充其量是种雅謔;学生临摹老师的作品或后人临摹前人的作品,是一种非常普遍且是无可厚非的学习方法;下级替上级,大臣替皇帝捉捉刀,代代笔,那是一种责任,还是一种荣耀;瓷器师傅在自己的作品上挂个寄托款,也不是追求身价百倍。文玩嘛,玩玩而已。可是就在这些有意无意的行为之后,我们“赝”就诞生了,繁衍了。

  但是当人类刚刚吃上窝头就想发财的时代,我们某一代老祖母被一个叫“钱”的孙子给强暴了。正是这种罪孽的结合,后来她的后代身上就有了新的基因。不仅有一股挥之不去的铜臭味,我们繁殖力也以几何基数地增强。

  因而形成铜器、玉器、瓷器、书画、钱币等赝品大世界,总而言之一句话,你们古人和今人所能创作出的艺术品、收藏品我们就可以无所不“赝”!“如影随形”这个成语太好了,你们的作品是形,我们“赝”就是影。你们有什么形,我们就有什么影。你有一个形,我们就有很多影。你的形越是光彩夺目,我们的影越给你发扬光大!

  就那拿齐白石老先生来说,众所周知,他是一个高产的画家,但终其一生,他老人家的画作总是有数的,而我们作为他作品的影子却是无限的。不信您就去各地古玩书画市场、古玩街、拍卖行去看看。

  其实,我们“赝”的生产生存也不容易。先不说一生挨打受駡,就说出生吧,也有分娩的阵痛。

  一件“赝”铜器的出生,需要研究真品的年份、式样、纹饰,经各种复杂过程,才形成胚胎,然后还得做旧。或在我们身上使用难闻的药水;或把我们扔进恶臭的污水坑;或在我们身上贴些不知哪里淘换来的臭锈,弄得我浑身上下都不自在。唉!

  “赝”瓷器的产生更有意思了,先得找到或制作出和老瓷器型制相同的瓷胎、相近的釉料,然后一遍又一遍地画呀、烧呀,烧呀、画呀地往“真”里整,然后还要磨呀、蹭呀地,捣鼓我们。

  有更可气的是,我们刚出生就让我们进医院,强迫我们接受讨厌的放射性疗法,非得让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变成好几百岁的老人不可。

  至于找块老瓷片移植嫁接在我们身上,让我们带着几百年前的气息出生,那是手段高强的高手所为。

  “赝”书画的产生现在轻松些了,不像过去必须被人或剜疮补肉、或烟熏火燎,甚至层层扒皮了。已经形成了严密分工的生产线,开脸儿的开脸儿,泼墨的泼墨,钤章的钤章,题字的题字,由于“术业有专攻”,我老“赝”就更逼真了,不敢说天衣无缝,但可以自诩八九不离十。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