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有害因素,是指生产工作过程及其环境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的总称。职业病有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是指通过对职业活动中存在或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检测,并结合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资料,对工作场所卫生防护设施情况、个体防护用品使用情况、劳动者作业情况以及职业病有害因素接触情况等进行的综合评价。
哪些单位企业公司需要做职业病有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简单说对于那些存在对员工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有害因素的企业都需要做职业病有害因素检测。
对于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有害因素定期检测。
对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有害现状评价。
用人单位在定期检测、现状评价过程中,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有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确保其符合职业卫生环境和条件的要求;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必须停止存在职业病有害因素的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
职业病有害因素识别:
根据使用的物品(如原材料、辅料、成品等)的性质来识别有害成分。根据生产机器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成分进行识别。通过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来识别。查阅文献资料、类比同行业进行识别。
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哪些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1、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5、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6、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