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0nm(纳米)到400nm辐射的总称,其中波长100nm到200nm的为真空紫外线(UV-D),波长200nm到280nm为短波紫外线(UV-C),波长280nm到315nm的为中波紫外线(UV-B),波长315nm到400nm的为长波紫外线(UV-A)。紫外线的波长与能量成反比。波长越长,穿透皮肤或空气能力越强。波长越短,能量越强,越容易导致皮肤bing变。UV-D无法在空气中有效传播,而波长较短的UV-C则几乎被臭氧层吸收,故自然界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主要以UV-A和UV-B为主,其中UV-A约占98.1%,UV-B占1.1%。多说几句,UV-A可穿透皮肤表皮到达真皮,并对皮肤的表皮黑色素发生作用,从而引起皮肤黑色素沉着,使皮肤变黑。而UV-B几乎无法穿透皮肤表皮,少量照射皮肤会促进血液循环,生成维生素D3,有保健作用,发射UV-B波段的紫外线灯也俗称保健灯,但当能量较高的UV-B长时间作用于皮肤时,可发生光照皮炎,皮肤上出现红斑痒水疱水肿等,而紫外线过量照射,还可引起皮肤癌。每天适量晒晒太阳,能补充钙质,对人体是有益处的,一般一天晒15分钟就足够了,如果被紫外线过多辐射的话,就会损害人体的皮肤。除了晒黑晒伤皮肤,紫外线还会加速皮肤老化。短波紫外线灯利用原子特在气体放电时把蒸气激发放射出254nm的UV-C和185nm的UV-D波长的紫外线,UV-A和和UV-B是254nm的UV-C照射对应的荧光粉发出的紫外线,顺便提一下,短波UV-C目前被广泛用于杀菌消毒功能产品,它放射的紫外线能量较大,如果没有防护措施,极易对人体造成巨大伤害。如果的肌肤被这类紫外线灯照射,轻者会出现红肿疼痒脱屑;重者甚至会引发癌
变皮肤肿瘤等。同时,它也是眼睛的“隐形”,会引起结膜角膜发炎,长期照射可能会导致白内障。
UV处理单元内置有紫光灯管区,此区域为氧化催化裂解区。喷漆废气在此区通过紫光灯产生的臭氧的氧化,杀菌和经过高能强紫光激活过的二氧化钛的裂解作用下,废气中的恶嗅气体被去除,废气随后进入等离子有机废气净化器分解单元;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单元内置双介质阻挡放电极板,当外加电压达到气体的放电电压时产生高能量电子击穿气体,产生包括高能电子正负离子激发态粒子和具有强氧化的自由基在内的等离子混合体,这些活粒子和臭气分子碰撞结合,在电场作用下,使臭气分子处于激发状态。当臭气分子瞬间获得的能量大于其分子键能的结合时,臭气分子的化学键断裂,直接分解成单质原子构成得无害气体分子,同时产生的大量活基和气化极强的O3,与有害气体分子发生化学反应,终生成无害产物CO2和H2O,以达到降解污染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