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间设计是指建筑内部空间的场所,是由建筑界面围成的空间的形状、空间的尺度、空间的围合度而决定的。它是对建筑空间内部的装饰,需要对空间进行合理化布局与设计,从而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功能。 景观设计是建筑物外部的空间场所,景观中的空间是一种相对于建筑的外部空间,空间是与人相互联系的,是以人的视觉为主体而设计的景观场所,它一般是通过对植物、地形、建筑、山石、水体、铺装等的设计与利用来创造空间。
园林景观设计培训大纲
1.景观设计软件:3DMAX、Vray、AutoCAD、Photoshop
2.SkectUp:SU绘图、常用命令详解;SU模型制作和场景推敲,SU导出的景观效果图后期大关系处理;配景添加及整体效果把控
3.园林设计理论:了解园林设计新发展趋势,结合实例学习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人体工程学和陈设等;掌握园林景观设计的有关知识,结合人的行为,创造适怡合理的环境。
4.工程学原理:景观设计的风格与流派;景观设计原理,空间组织和界面处理以及景观光照、色彩和材料选用。
5.手绘图基本知识:绘图工具及其使用、绘图常规;绘图常规;绘图透是、手绘图表现技法、平面图、立面图等设计创意设计。
6.主要景观元素的表现方法:地形、植物;山石、道路;水体的表示方法。通过手绘的方式表现空间,为电脑效果图表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7.小区景观: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特点、注意事项、植物配置
8.庭院景观:庭院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庭院设计的主导思想;庭院设计的具体规划
9.景观方案设计:园林景观方案初步设计;园林景观施工图阶段设计。
园林作为一门艺术,对于意境有着很高的要求,除了普遍的山、水组合,“石”作为现代园林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带个人们无穷的想象空间和精神享受。石材上的特有纹理、造型、轮廓、色彩都有这独特的美学意义,将这些因素与现代美学中的点、线、面结合,有助于发挥园林景观中石景设计的美学特点。落实到景观搭配中,则石材可以结合植物、水景、道路等在空间范围内营造不同的园林景观,起到重要的构景作用。正所谓“石配树而华,树配石而坚”,除了石材本身的特性可以对景观效果造成影响,石材的布局也是有所讲究的。以石材或仿石材布置成自然露岩景观的造景手法被称之为置石,置石能够用简单的形式,体现较深的意境,达到“寸石生情”的艺术效果。在空间组合中起着分隔、穿插、连接、导向及扩张空间的作用,如果置石得法,运用山石材料少,结构简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园林置石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
1.孤 置
孤置,江南又称“立峰”,多以整块体量巨大、造型奇特和质地、色彩特殊的石材做成。常用于园林入口的障景和对景,漏窗或地穴的对景。这种石材也可放置于廊间、地下、水边,作为局部空间的构景中心。孤置山石通常作为视线焦点或局部构图中心。作为突出主景,孤置选取的石材体量要大,轮廓线突出、色彩突出,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石材好具有透、瘦、漏、邹、清、丑、顽、拙的特点。山石富有变化的那一面朝向主要观赏的方向,并利用植物与水景柔化山石的硬感,使孤置山石在环境中犹如一幅刚与柔的生动画面。孤置石材应与环境比例合宜。使其石材在景观中近看不突兀,远赏不隐蔽,在不同的环境下呈现多元化的景观体验。
2.对 置
对置,在建筑物前两旁对称布置两块山石,以陪衬环境,丰富景色。
选取两块体态较大的石头相对矗立,在意境上形成相互呼应。而且石材的大小也不能完全一致,这样既统一,又富有变化,营造自然的效果,否则就会显得生硬刻意。除了两块主要的对景石,周边还辅以少量石块做点缀,在配以常青绿植和山水背景墙,景色之间呈现虚与实的变化,构成一幅充满中国风情的水墨画。
3.群 置
群置,又称散点,即“攒三聚五”的作法。常用于布置内庭或散点于山坡上作为护坡,按体量不同,可分为大散点和小散点。湿地大会所外有一片面积较大的枯山水景观,其景观构成为绿树、苔藓、砂、砾石等变化相对单一的元素,以此营造禅宗园林空灵神秘之感。枯山水景观倾向“以砂代水,以石代山”,砂与石两类简单的材料要呈现出广袤的意境,这于设计师而言,不仅是对专业的挑战,也是对品位的考验。设计师采用散置手法中“大散点”的打造方式,将若干山石以较大密度有聚有散地布置成一群,石群内各山石相互联系,相互呼应,关系协调。枯山水追求洒脱淡泊、脱离尘世的外在美,重视内在的永恒感和归属感,它以白砂为水,石块做山,避免了水体的变幻莫测,除去了花草树木的交替枯荣。在枯山水里,一切都是恒定的,所以在置石的选石上,更偏向于具有原始意味的,象征时间沉淀的石材。例如未经切割,被河流、海洋强烈冲击或侵蚀、生有锈迹或苔藓的岩石。这类石头能显示出平实、沉着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