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原因呢?三民重科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
碎石厂为达到颗粒级配要求,将机制砂进行水冲洗,粉料被水冲走,使细小颗粒筛通过后筛余只5%,开始我们不够重视这种状况,砂的平均粒径提高2%,但小泵车可泵性没有改善,在同条件下堵管现象增多。通过试验石粉含量高的砂,强度未下降,反而还有提高。
小泵车混凝土细骨料对砼可泵性的影响比粗骨料大,砼运输管中顺利流动,由于砂浆润滑管壁。粗骨料总是悬浮在灰浆中因而要求小泵车混凝土细骨料有良好的颗粒级配,水冲洗后300μm、150μm,直到75μm 和筛底的细微颗粒,即01315mm 的细小微粒大部分被除掉,而砂级配变粗,除掉的不是泥土,而是细微粒群,含量过低,润滑管壁浆降低,料在经过弯管时粗骨料由悬在浆中位置变成紧贴管壁的浆后,首先在经过弯头或变管时阻塞,可泵性不佳。可泵性中的石粉粒在细骨料中很重要。
通过调整破碎机间隙,破碎的原河卵石经水冲洗后在进破碎机,含泥量用亚甲兰标定是1104,筛分01315颗粒余量达到2115% ,堵管现象未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