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进博会将于11月在上海召开。从曾经的短缺经济到如今的贸易大国,中国经济华丽转身,而逐梦经济强国的改革开放举措正在并将继续推出。
全球经贸规则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曾经的旁观者、追随者到如今的重要参与者、维护者、制定者,中国的经济当量持续增强,将对世界经济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1978年至2018年,我国贸易伙伴由40多个发展到230多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关系日趋紧密。2013年到2018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进出口额超6万亿美元,年均增长4%,高于我国同期货物贸易整体增速,占总额的比重为27.4%。
专家认为,我国的优势主要在规模方面,在质量、效益、创新等方面还有不少“短板”。今后,要加快外贸转动力调结构,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推动外贸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打造中国品质、中国品牌、中国服务,实现外贸由大到强。
在外贸产业升级过程中,一些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不容忽视。
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速正在放缓。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自2018年中期以来,全球经济增长进入下行通道,资本支出周期陷入停滞,企业情绪降至近年来低点。货物贸易进口增长依然疲软表明总需求疲弱,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速仍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另一方面,贸易关系的不确定性和反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表示,全球贸易摩擦常态化趋势正在加强,短期内难有明显舒缓。去年下半年至今,IMF对2019年、2020年全球贸易增速屡次下调,正是这一趋势的反映。贸易摩擦可能通过打击市场预期,削弱投资信心等,形成严重的次生冲击。其常态化更会导致全球资源配置紊乱、全要素生产率受损,并加剧结构性改革的急迫性。
在海关总署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看来,我国市场规模巨大、人力资源丰富、产业配套齐全,潜力和回旋余地都很大。近年来,我国相继实施了简政放权、减税降费以及稳外贸、稳外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尤其是去年下半年出台的“六稳”措施,今年以来又实行了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措施,明显提振了市场、企业的预期和信心。未来,我国对外贸易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在高质量发展方面继续取得新进展。
总体而言,由大变强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营造良好环境,聚集资本、产业、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关键要素;要平衡发展,注重出口与进口的协同并进;要积极发展完善“朋友圈”,并以技术作为硬担当,发展特色产品。
智利采购商查询平台
外贸查系统是基于维斯马的营销数据库:中国进出口数据库和国际进出口数据库;按照客户需求,通过精准筛选查找主要贸易国、出口商、进口商、产品、地区、等属性帮助您快速、准确、全面、直接的找到潜在客户。帮助您获取潜在客户的名单,并系统了解到潜在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具体需求,采购频率、目前的采购价格,采购时间,采购渠道,使销售的成功率大大增加,快速提升销售业绩的最终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