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行为的处理昆山星未来语言社交情绪课程

  • 发布时间:2019-09-10 09:15:49,加入时间:2018年08月29日(距今2505天)
  • 地址:中国»江苏»苏州: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开发区黄河南路323号203室
  • 公司:昆山开发区星未来亲子活动中心,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乐乐老师,手机:13776367499 微信:xwl13776367499 电话:0512-50330545 QQ:1663871657

干扰行为的处理   

在学习过程中影响正常上课进展的行为叫干扰行为。   

干扰行为的功能:1、逃避行为,2、吸引注意力。   

下面介绍几种最常用的方法:   

一、忽略(忽视法):是惯用方法,也是最温和的方法,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忽视法不等同于不管不问,只是不给予任何关注和注意,就当任何事情没有发生一样,其目的就是:让孩子明白这种动作没有起到干扰上课的作用,不要因孩子的动作而延缓我们的指令,不要做任何停顿、犹豫、关注等等,继续我们的课题。但孩子从地上躺着到位子上来坐一定要大力的强化这种行为。强化和忽视相结合,一旦配合了就要给予的强化。如果孩子是习惯性往地上躺就要提前预防。这时同学们就提了问题:孩子在地上躺着如何来发指令啊,樊老师说当干扰性行为发生时孩子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在老师或家长身上,可以发指令继续课题。

二、隔离注意法:这种方法不同于隔离法,如果孩子的行为非常严重时又无法控制,用忽略法又不管用了。应该怎么办。首先要不看他,背对他,脸要避开,保持安静和镇定。不要用表情、语气以免影响到孩子,把与他的注意力隔离开,如果有条件的可以用隔离室,但隔离室里面一定要安全,不要有任何玩具,时间在5—20分钟见到效果,确实安静后再观察5—10秒之后消除注意力隔离,然后继续课题。   

三、隔离法:(角落隔离),带有一定身体限制的方法,让感觉不舒服,最长不超过2分钟,超过2分钟这方法无效,一定要慎用,因为短时效果有,但对长期效果来说没好处,强化的效果是长期有好处的,不要让家长用,因为家长容易感情用事,控制不好情绪。老师叫我配合他示范,双手被控制的感觉确实不舒服。

四、说不行,继续课题:不论再怎么哭闹都不行,继续课题,能用温和的不用激烈的,以最小化为原则。忽视法是基础是最重要的。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