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元起源于15世纪,始铸于欧洲,俗称“洋钱”“花边钱”或“大洋”,是银铸币的通称。银元是舶来品,它初入中国,大约是在明朝,但大量流入,则在清乾隆年间以后。
市面上有像三帆银币、竹子银币、甘肃造袁大头等一些发行较少的银元。其中流传最广、影响很大、存世最多的银币品种可数袁世凯头像银币,俗称“袁大头银元”。
“袁大头”,是对铸造于民国初年镌有袁世凯侧面头像壹圆银币的一种俗称。因其首铸于民国三年,又有称“民三”者,此类别称由来已久。作为民国军阀银币的领头羊,“大头”系列对钱币收藏爱好者来说,并不陌生。
“袁大头”银元的诞生,也是银元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了解决军费和提高个人政治地位而发行的银元货币,因这些银元铸有他的侧身图像而得名。
近日,众信文化有幸征得精美钱币一组:民国三年袁大头壹元。
该组钱币直径均为3.9厘米。正面镌刻袁世凯侧面像,上列“中华民国三年”六字,钱币背面纪币值,为“壹圓”二字,左右为稻穗组成的嘉禾纹。在古代,则把一禾两穗,两苗共秀,三苗共穗等生长异常的禾苗称为“嘉禾”。
人们认为它们是政治清明,天下太平的征兆。币面平整光洁,边齿极佳,铸造工艺精美,形制规整,雕刻工艺十分精湛,非常值得收藏。
藏品虽然经历了无穷岁月的洗礼,但是如今保存依然较为完好。近年来随着收藏投资热的不断升温,袁大头日渐走俏,价格一路上扬,因此绝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袁大头是银元收藏中的一匹“黑马”,具有极高的升值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