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种子审定认证标签的颜色有三种,即红、黄、蓝三色,红色是试验品种,黄色是中试品种、蓝色是大田生产品种;牧草种子销售标签上一般会注明种子所属牧草种类、类别、品种名称、产地、种子经营许可证编号、质量指标、检疫证明编号、净含量、生产年月、生产商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通过标签内容也可以初步判断种子质量可靠性。
(1)选种 播种材料经过实验室检验之后,播种之前仍需进行选种,目地是将不饱满的籽粒皮壳去掉常用的方法是泥水、盐水和硫酸铵溶液选种。其原理为较大的充实饱满种子常沉于溶液下部,而皮壳、瘪粒浮于溶液上面硫酸铵溶液选种比较方便而经济。
(2)浸种 有些种子存在休眠现象,有些则因湿度不适不能发芽。为了促使种子迅速整齐地萌发和促进萌发前种子的代谢过程,加速种皮软化,播前必须注意田间的土壤水分含量,凡土壤潮湿或可灌溉者,种子应用温水浸种。浸种方法:豆科种子10斤,加温水15-20斤,浸泡12-16小时;禾本科种子,每斤加水10-15斤,浸泡1-2天,浸泡后置阴处,隔数小时翻动一次,过两天即可播种土壤干旱则不应浸种。
(3)豆科硬粒种子的处理 各种豆科种子中均有一部分硬粒种子,其种皮有一角质层,坚韧致密,水分不能渗入内部,或不易渗入。牧草中之苜蓿硬粒种子约有10-20%,草木樨约40-60%,紫云英初收获时有80-90%.如不经过处理,则硬粒种子不能发芽。一般经过一个冬季,气温下降之后,发芽率便有所提高。播前用石碾拌粗砂擦伤种皮可使其容易吸水,发芽快而整齐。
(4)去壳、去芒 草木樨的带壳种子发芽率低,有芒的禾本科种子播种极为不便,都需去壳,去芒,以利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