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油墨废旧油墨

  • 发布时间:2019-09-21 10:29:34,加入时间:2017年02月19日(距今2659天)
  • 地址:中国»河北»邯郸:邯郸市大韩固工业区
  • 公司:帅达化工回收公司个体,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张帅,手机:15075097529 微信:id158888880000000 QQ:731207959

回收废油墨,油漆,稀释剂,等上千种化工原料

它是一种调节油墨浓度的助剂,还能增加油墨膜层的厚度,改善其耐磨性,它不具着色力和遮盖力。主要有硫酸钡,滑石粉、碳酸钙、氢氧化铝等,使用时将其研碎成白色粉末。

稀释剂

它的作用是降低油墨粘度,防止发生剥膜现象,使油墨具有作业适性。常用的稀释剂有低聚合亚麻油、矿物油等。前者易与油墨混合,作用柔和;后者稀释效果明显,但切忌过量,否则印刷效果不好。

防结皮剂

它的作用是抑制油墨的干燥速度,防止油墨在机械上干燥结膜。它的主要成分是有机还原剂和抗氧剂。它可以添加于油墨中,也可以撒布于接触油墨的机械上。

防反印剂

它的作用是防止印刷油墨层反印到纸张背面,以保证印刷质量。常用的防反印剂是玉米淀粉。

增滑剂

它的作用是改善油墨的耐摩擦性和流动性,降低粘度,提高膜层的光洁度,减少纸张拉毛现象。油墨中常用的增滑剂有高熔点的微晶蜡、合成蜡等。

其他助剂

其他助剂还有很多,诸如分散剂、湿润剂、干燥剂、稳定剂等。

理化性质编辑

油墨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指其密度、细度、透明度、光泽度、耐光性、耐热性以及耐酸、碱、水、溶剂(醇)性。

密度

密度是指20℃时,单位体积油墨的重量。用g/cm3表示。油墨的密度决定于油墨中应用的原料的种类及其比例,并受外界温度的影响。油墨的密度与印刷工艺有着一定的关系。油墨的密度关系到印刷过程中油墨的用量。在相同的印刷条件下,密度大的油墨用量大于密度小的油墨。

油墨的密度过大,主要是因为油墨中颜料的密度大所致。在印刷过程中,由于连结料无法带动密度过大的颜料颗粒一起转移,使颜料等固体颗粒堆积在墨辊、印版、或橡皮布表面,形成堵版现象。特别是在高速印刷或油墨稀度较大时,使用密度大的油墨更容易出现这种现象。同时,密度大的油墨与密度小的油墨混合使用时,若二者差距过大,容易产生墨色分层现象。密度小的油墨上浮,密度大的下沉,使油墨表面的颜色偏向于密度小的油墨,底部油墨的颜色则偏向于密度大的油墨。一般情况下,印刷油墨的密度在1g/cm3到2.25g/cm3之间。

细度

细度是指油墨中颜料、填充料等固体粉末在连结料中的分散的程度,又称分散度。它表明了油墨中固体颗粒的大小及颗粒在连结料中分布的均与程度。油墨的细度好表明固体粒子的细微,油墨中固体粒子的分布均匀。油墨的细度决定于连结料对颜料等固体的润湿程度及油墨搅拌、轧研后油墨的细度好。

油墨的细度关系到油墨的流变性、流动度及稳定性等印刷适性,是一项很重要的质量指标。油墨的细度差,颗粒粗,印刷中会引起堵版现象。在平版胶印和凹印中会引起毁坏印版和刮刀的现象。而且由于颜料的分散不均匀,油墨颜色的强度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影响油墨的着色力及干燥后墨膜的光亮程度。

透明度

透明度是指油墨对入射光线产生折射(透射)的程度。印刷中透明度是指油墨均匀涂布成薄膜状时,能使承受物体的底色显现的程度。油墨的透明度低,不能使底色完全显现时,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将底色遮盖,所以油墨的这种性能又称为遮盖力。油墨的透明度与遮盖力成反比关系,透明度用油墨完全遮盖某种底色时油墨层的厚度来表示,厚度越大,表明油墨的透明度越好、遮盖力越低。

透明度取决于油墨中颜料与连结料折射率的差值,并与颜料的分散度有关。颜料与连结料的折射率差值越小,颜料在连结料中的分散度越好,则油墨的透明度越高。

光泽度

光泽度指印刷品表面的油墨干燥后,在光线照射下,向同一个方向集中反射光线的能力。光泽度高的油墨在印刷品上表现为亮度大。光泽度主要决定于油墨中连结料的种类及性质,油墨制造中炼制工艺的处理以及墨膜干燥后的平整程度。此外油墨的光泽度还受到油墨组成中颜料的性质,粒子的大小形状及分散度的影响;油墨的透性、流平性、干燥性等性能的影响;承印基材的影响等等。

耐光性

耐光性是指油墨在日光灯照射下,颜色不发生变化的能力。油墨的耐光性表明了印刷品在光线照射下褪色或变色的程度。耐光性强的油墨印刷后虽经日光长期照射,但印刷品褪变色程度小;耐光性差的油墨其印刷品容易褪变色,甚至颜色会完全褪掉。在油墨的分级中,8级不容易褪变色,耐光性佳。油墨的耐光性主要取决于颜料。油墨的耐光性对印刷过程无影响,主要是关系到印刷品的使用过程。

耐热性

耐热性是指油墨受热时颜色不发生变化的能力。耐热性强表明了印刷品被加热到较高的温度时,油墨不会产生变色现象。油墨的耐热性主要取决于颜料和连结料的种类及性能。有些颜料在加热时不但产生变色,甚至发生变化。

化学性

这项性能是指油墨在酸、碱、水、醇或其他溶剂的作用下,颜色及性能不发生变化的能力,又称为油墨的耐化学性或耐抗性。油墨的耐化学性强,在酸、碱等物质的作用下,颜色和油墨的性质不会发生变化。油墨的耐化学性是由颜料和连结料的种类及性能决定的,并与颜料和连结料结合的状态有关,与油墨的稳定性有关。 [2] 

印刷适性编辑

承印物、印刷油墨以及其它材料与印刷条件相匹配、适合于印刷作业的性能,叫做印刷适性。

油墨的印刷适性,指油墨与印刷条件相匹配,适合于印刷作业的性能。主要有黏度、粘着性、触变性、干燥性等。

油墨的黏度

油墨在流动中表现出来的内摩擦特性,叫做油墨的粘滞性,量度油墨粘滞性的物理量,叫做油墨的粘度。

油墨的粘度可以用粘度计来测量,常用的粘度计有平行板粘度计,旋转粘度计,拉雷粘度计等。

印刷机的速度愈快,要求油墨的流动性愈大,粘度愈小。

油墨的粘度,可以用调墨油或油墨稀释剂进行调整。

油墨的粘着性

油墨从墨斗向墨辊、印版、(橡皮布)承印物表面转移时,油墨薄膜先是分裂,而后转移,墨膜在这一动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阻止墨膜破裂的能力,叫做油墨的粘着性。量度油墨粘着性的物理量,叫做油墨的Tack值。

油墨的Tack值可以用油墨粘着性仪来测量。

印刷过程中,如果油墨的粘着性和承印物的性能、印刷条件不匹配,则会发生纸张的掉粉、掉毛、油墨叠印不良、印刷版脏污等印刷故障。

油墨的粘着性,可以用撤粘剂或ZY油墨添加剂进行调整。

油墨的触变性

在一定的温度下,油墨经搅拌或施加机械外力后,流动性得到改善,粘度下降;静置后,流动性又变得不好,粘度上升,这种性质叫做油墨的触变性。

印刷过程中,如果油墨的触变性不良,则会发生“下墨不畅”,传墨不均匀,网点严重扩大等印刷故障。为了防止上述故障的发生,需用墨铲经常搅拌墨斗中的油墨或在墨斗中安装油墨搅拌器不时搅拌油墨。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