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养鱼
工厂化养鱼是一种养殖模式, 产业发展的立足点还是依托某一个具体品种,具有在节水、节地、减排等方面的优势。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如水产苗种繁育、观赏水族饲养等,工厂化养鱼技术依然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在健康养殖、无公害工厂化水产养殖的倡导下,带动了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如台湾南宝生态池漆、臭氧杀菌消毒设备、沙滤器、蛋白质分离器、活性炭吸附器、增氧锥、生物滤器等。 对工厂化循环用水养殖生产设备(设施)的更新和改造、促进养殖水循环使用率的提高和提高养殖经济效益起了重要作用。我国的工厂化养鱼品种主要有:
一、鳗鱼养殖
鳗鱼是我国南方淡水养殖的主要出口创汇型品种, 养殖设施以“山泉水 设施大棚”为标志, 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形成了工厂化的鳗鱼养殖产业。
目前的养殖系统虽然直接引入山泉水, 但还是难以完全阻隔病害侵袭。许多养殖企业在面临病害发生时不敢用药, 担心一旦被查出会影响所有的出口产品, 只能任其死亡, 造成很大的损失。鳗鱼养殖对循环水技术的需求一直存在。
二、鲆鲽类养殖
鲆鲽类是我国北方海水鱼的主要养殖品种, 养殖设施以“地下海水 设施大棚”为标志, 鲆鲽类养殖品种的兴起, 带动了海水工厂化养殖的发展。随着众多的养殖设施在同一区域长时间集中抽取地下水, 水资源枯竭的问题已开始显现, 因此养殖企业对适应鲆鲽类养殖要求的工厂化养鱼系统的技术需求非常迫切。
由于我国的海水工厂化养鱼设施技术研究基础较差, 适用的系统技术还未成熟。而在欧洲、北美等发达地区, 工厂化养鱼是鲆鲽类主要的养殖方式,系统技术相当成熟。如何针对我国的养殖条件,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 是鲆鲽类养殖设施工厂化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