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我们将何去何从
假如穿越回到二十年前,你会做怎样的人生布局?
你也许会说,你会争取买很多房,多多益善!
可是今时不同往日,那些曾经的“人生赢家们”,还会买很多房吗?恐怕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大大的问号。
可是,人生何处不是坑。怎样才能够不论身处何种时代,都可以保持稳赢的人生?
活着,总有不易。放眼全球,世界经济步入低迷,贸易战形势紧张。回顾中国,经济增长步入稳态,一个长达二十年的高增长阶段已经告一段落,遍地都是投机机会的时代已然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普通人就业和再就业压力的增加。企业家创业艰难,守业更难。税收政策多变,债务危机四伏,投资形势极不明朗。
再看家庭内外,中年人周旋于职场和家庭两头,疲惫不堪。婚姻维系艰苦,离婚风险加大。子女抚养和教育的时间和物质成本与日俱增。房产税开征,遗产税在路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谁能托起我们无处安放的理想人生?
长寿,总是福气。活得越久,就越是发现,防病胜于治病,早发现早治疗,占有先进高端的医疗资源,未来没有治不好的病。可是,医疗资源的紧缺和不均等,医疗成本越来越高,如此说来,未来总有治不起的病。谁能预备好未来,让那些不能避免要到来的痛苦降低,给自己增加生的快乐和希望?
长寿,也是难题。人口老龄化,老人寿命增长,可是青壮年人口的总数却相对的日益变少,给当前的老人养老的压力已然越来越大,现在年轻人老了之后的光景,就更加扑朔迷离。怎么样避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切肤之痛?怎么把收入和资产,合理的保值,长长久久的有钱花?怎样让父母和自己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人,固有一死。就连康熙大帝,都有传承的苦恼,凡人如我们,如何走的体面,走的安然,走的不留遗憾,不存纠纷,这都是学问。
既然人生的前半场已经尘埃落定,面对这纷繁的变化,人生诸多的问题和险情,我们很想知道要怎样才会笑到最后?!
从这一期起,我们将跟大家分享一些客户的案例,一起来了解“那些年的人生赢家们”如今都是如何布局人生的后半场。会投资的李先生除了房子和股票,他有你想不到的安排。
李先生四十来岁,事业有成,一家IT企业的高管。离异,自己带一个独子。
工作比较早,90年代开始,就陆续在深圳和广州买了几套房,翻了好多倍。同时,股市入市也比较早,选了一些稳健的票子,前几年妥妥的套了现,如今也懒得花时间去折腾看盘子。对于投资颇有心得的他,最近却买了一款终身寿险。说起这个,他还是甚为得意。
细细分析下来,李先生还是跟以前一样“算的精”。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投机机会越来越少。目前在这样的高位接盘买房子,动荡市场炒股票,想要必然再翻两三倍,恐怕真是不似当年了。风险投资本身也不能完全达到他好好保留胜利果实的期许。一款终身寿产品,除了总体的保额和保费的杠杆有近三倍,还分十期交付,按照期缴的保费来看,风险杠杆更高,对于精明的李先生,这种办法将一部分资产保值,的确是很大的吸引力。他说看中这样的金融产品,首先就是喜欢这个杠杆。
至于产品形式是寿险,属于传承,李先生也看的很透彻。在他看来,那么多房子,自己也住不到,也带不走,就算现在卖掉了,自己又哪里花的了那么多钱,归根到底这一切都是留给儿子的。留给孩子的房子存个几十年,也就不太值钱了,何况还不止两三套。二三十年内,房子也要折旧,维修物业成本都一直存在,时间久了,老房子价值必然不如当前。
更何况,如今普通中产家里,都有多套房,且不说房产税一来,多余房产都要出手的时候,供给过剩,价值必然下降。再往后,等孩子们到了中年,市场大不如前。且看日本的今天就会明白,房子将会比人多! 除了上面说的房产税、物业、维护等成本,真的留给孩子的时候,万一要交个遗产税,那就更是麻烦。归根到底,只留房子给孩子,风险太过集中。三思之后,还是选择了这种有杠杆的方式存大笔现金留给独子。
这样做不仅分散了资产风险,还深刻体现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该产品拥有独特的类信托功能,日后即使自己不在了,这笔钱依然可以给孩子“开一辈子的工资”,可以保证儿子一辈子都有钱花,儿子甚至到孙子一生都享受自己投资成功的胜利果实,这种安排让李先生甚为欣慰。
这笔稳定的现金流,一下子规避了作为独子的儿子未来的各种风险,包括就业风险、婚姻风险、税务风险还有投资风险等等。这才真的做到当爸爸的没有后顾之忧。让人不禁感慨,在这个拼爹时代,有的人就是会投胎!
让李先生没有想到的是,因为这样一个颇为得意地安排,他还额外获得了一系列特别的专享礼物,包括高端养老社区资格,海外体检的机会,高端海外医疗的资格,私人律师,私人收藏等等服务。
上个世纪,一代大师胡适就指出——
保险的意义只是今日作明日的准备,
生时做死时的准备,父母做儿女的准备,
儿女幼小时做长大时准备,如此而已。
今天预备明天,这是真稳健;
生时预备死时,这是真豁达;
父母预备儿女,这是真慈爱;
能做到这三步的人才能算是现代人。
——胡适
我们不禁感慨,这些话放在今天更是醍醐灌顶。可以理解胡先生的深意,活得犹如李先生如此通透的人,放在今天都少之又少!而同样是利用这样的方式来进行资产配置,苏先生却有另外一番思索和打算。让我们下回分解!
未来已来,房产税开征,遗产税在路上,聪明人都在想着多元化资产配置。我们用20年,走完了西方国家200年才走到的——人口老龄化的阶段,站在时代大潮翻滚变化的今天,人生赢家从来都不是大众的追随者,从来都知道未雨绸缪。您是怎么想的呢?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