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豫之门古玉权威鉴定交易:孙经理
玉扳指又叫玉谍(音同射),本意是拉弓射箭时扣弦用的一种工具,套在射手右手拇指上,以保护射手右拇指不被弓弦勒伤的专用器物。后来引申为能够决断事务,具有身份和能力的象征。 据介绍,故宫现存包括玉质、木质、金质等各个种类的扳指多达几百个,单是玉扳指就有上百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时期就发现有扳指的存在了,最初可能有皮质等一些较软材料制成的扳指,好一点的才会使用材质更为坚硬的。 随着年代的变更以及逐渐演化,玉扳指的材料和形制在各个朝代有所不同,譬如商代的玉扳指还有拉弓护指的功能,不仅较后来的扳指更长,而且其上有槽痕;到了战国就开始变短;汉代的扳指出现玉片形状,类似于玉佩,带有用来拉弦的小钩,但这个时候的扳指已经不能承受拉弓那么大的力量了;宋代出现了一些仿汉代的扳指,其样式更是多种多样,有片状的,也有矮筒状的;时至清代,扳指呈圆筒状,一端边缘往里凹,一端边沿向前凸,因为其材质更加圆润、光滑,所以更加难以用来射箭,而成为一种装饰、身份以及流行趋势的象征。
古代玉器的鉴定简单来说就是从料、工、型、纹、沁等几个方面着手判断,进而综合推论玉器的时代与真伪。 玉扳指是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时代产物,如果熟悉它的发展演变历史就不难了解,玉扳指最为盛行的巅峰时代,基本只存在于清代。
到了清代,由于满洲八旗发源于白山黑水,其民族文化造就了“善骑射”的民族传统,因此随着清朝满洲政权入主中原,清朝统治者将“国语骑射”作为八旗之根本加以推广。 尤其在清朝早期,八旗尚武之风蔚然。由于拉弓时需要佩戴扳指,所以当时的八旗子弟对扳指非常重视,基本是人手一枚须弥不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