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黑釉描金龙纹梅瓶免费鉴定交易

  • 发布时间:2019-10-07 10:33:16,加入时间:2018年12月22日(距今1988天)
  • 地址:中国»广西»南宁:南宁市白沙大道38-6号天元国际3栋13楼
  • 公司:广西古蕴轩拍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杨顾问,手机:19162302385 微信:GYX19162302385

清乾隆黑釉描金龙纹梅瓶,小口细颈,弧腹下收,圈足,颈部绘蕉叶纹,肩部绘如意纹,腹部绘龙纹,气势逼人,绘工细腻娴熟,构图简练大方,造型规整,为陈设佳器,不可多得。梅瓶也称"经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品种。

此梅瓶圆口,短颈,丰肩,肩下渐收,瘦底圈足。造型挺拔俊朗,形体秀美。瓶身以篮彩绘五条龙纹,龙姿矫健,张口露齿,绘画生动形象,惟妙惟肖。底款"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梅瓶也称"经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品种。近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特征及名称由来:"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关于梅瓶的用途,磁州窑白地黑花梅瓶器腹有"清沽美酒"与"醉乡酒海"的诗句。梅瓶既是酒器,又是一件令人爱不释手的观赏品。梅瓶纹饰特殊,其寓含的图像学含义值得进一步探究。瓶身所绘四龙中有一正面立龙形象,口齿微张,双目圆睁,须发飘散,不怒自威,特别之处在于爪为三爪,十分少见。“三爪龙”在唐、宋、元为龙纹的主体,如宋代定窑、磁州窑,元青花和蓝釉留白器、白釉枢府器上的龙纹。清代较少出现,故揣摩此梅瓶所绘三爪龙纹,当有摹古追宗之意,是对盛唐气象和蒙元大帝国的致敬。考察所见各种重要公私出版物及国际拍卖纪录可发现,三爪龙的纹饰于雍正时期有所出现,如雍正青花矾红“水波云龙”折沿大盘,盘心正面立龙为五爪,盘内壁各有一翼龙、行龙为三爪;再如清雍正青花海水龙纹长颈盘口瓶,主体纹饰为五爪大龙高高在上,三爪幼龙在下昂首呼应,寓苍龙教子之意,其中五爪龙象征皇帝,三爪龙象征皇子。是体现雍正与皇子父子情深的一件器物。而如此件梅瓶所绘之“三爪正面龙”形象未见雍正一朝出现,似为乾隆朝的独特创造。推想其含义,其一,承继前述雍正苍龙教子之图式,“三爪龙”皇子弘历此时已继承大统,成为天子,故应以正面龙表现天子形象,但为尊怀父皇,仍然以五爪减二的三爪形式表现当朝天子乾隆本人,亦寄托缅怀雍正之情。其二,则似应为数字“三”与“干”卦三爻图像的关系。“干”卦为天,刚阳刚健,“自强不息”,代表皇帝的至尊,又为“乾隆”的年号,“干”六爻皆盈满,故肥润,圆满亨通,成功盛大,大吉,最受乾隆帝尊崇。干卦图像为“≡”,为乾隆帝的图像徽记和吉祥数字,双龙捧“≡”图像在乾隆帝御用玺印中经常出现。故三爪龙为乾隆推衍的图像象征的另一种形象表现,三爪正龙即为乾隆帝本人的化身。三为多,为极,是《老子》“三生万物”的思想体现。一龙为正,三龙为辅,三三见九,都是哲学化的“三”的图像学体现。

此外缠枝莲配龙纹图案在雍乾御瓷当中是非常罕见的纹饰,最早见于雍正青花御瓷大盘,可参考伦敦佳士得1994年秋拍第8号拍品、香港佳士得2001年春拍第0609号拍品“清雍正 青花穿花龙纹大盘”。与之完全相同图案、尺寸的青花大盘在乾隆朝延续烧造,据乾隆三年《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江西》记录:

“六月二十五日:七品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来说,太监高玉交……宣窑串花青龙大盘一件……传旨:交与焼造磁器处唐英照样焼造。”

这是乾隆朝关于御瓷烧造使用此类缠枝莲配龙纹的最早记录,据此可以表明,此图案的出现不会早于乾隆三年。而这类大盘与本品之区别在于中心立龙的形象不同,前者是翼龙,左右绘以二翼,后者则是标准的立龙。检阅目前公私典藏资料,乾隆御瓷当中同类装饰风格的瓷瓶见于著录仅为四件,分别是香港佳士得1991年春拍第569号、2001年秋拍第814号拍品和香港苏富比1989年春拍271号拍品、伦敦苏富比2005年秋拍第327号。其中与本品在构图和立龙形象最为接近者则是香港佳士得2001年秋拍第814号拍品和伦敦苏富比2005年秋拍第327号“清乾隆 青花穿花龙纹双耳大壶”,虽然器型不同,但是三者皆是上下各装饰一道海水浪涛纹,中间则是主题纹饰,三爪立龙的形象绘画如出一人之手,显然三者具有相同的粉本,而且烧造时间非常相近。

梅瓶是乾隆朝经典的陈设御瓷,品类多样,装饰丰富,而且量少而质精,其中青花一项多为摹古之作,传世所见为两类,一是青花折枝花果纹,一是穿花龙纹(本品),而存世数量后者远逊于前者,异常珍稀。对于乾隆朝青花摹古梅瓶的具体烧造时间,查阅清宫档案仅一处记载,见乾隆三年《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江西》记录:“六月二十五日:七品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来说,太监高玉交……宣窑青花梅瓶一件,宣窑青花三果梅瓶一件……传旨:交与焼造磁器处唐英照样焼造。”往后数十年的档案记载再也没有见到烧造青花梅瓶之信息,由此可以推断本品的烧造时间是在乾隆三年左右,为唐窑承命摹制宣窑梅瓶的佳器,是乾隆青花梅瓶重要而珍罕的代表。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