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拨鼠,俗称旱獭,英文名MARMOT(学名:prairie dog),属啮齿动物,成年后平均体重为4.5公斤,可成长至6.5公斤,身长约为56公分。土拨鼠与松鼠、海狸、花栗鼠等皆属于啮齿目松鼠科。土拨鼠主要以素食为主,食物大多为:蔬菜、苜蓿草、莴苣、苹果、豌豆、玉米及其它蔬果为主。采食量随季节而变化,一般日食量为300-400克。
寿命可达15~20年,与牲畜争吃牧草,1只成年土拨鼠每年活动季可吃50~100千克优质牧草。
土拨鼠,又名士拨鼠,草地獭,是陆生和穴居的草食性、冬眠性野生动物。它挥身是宝。毛皮坚实耐磨,毛色鲜艳,可与貂皮媲美。肉质鲜嫩,是高级宴席的野味佳肴。土拨鼠油可治疗疡伤、 冻伤及关节炎等病,其骨泡酒饮用,性能可超过酒。尾毛和针毛是制刷和高级画笔的原料,畅销国际市场。生活习性~~~~~~~~~~~~~~~~~~~~~~~~~~~~~~~~~~~~~~~~~~~~~~~~~~~~~~~
打洞,顾名思义,土拨鼠表示其善于挖掘地洞,通常洞穴都会有两个以上的入口,以策安全。多数都在白天活动,喜群居,善掘土,所挖地道深达数米,内有铺草的居室,非常舒适。它们不贮存食物,而是在夏天往体内贮存脂肪以便冬季在洞内冬眠。土拨鼠并不是田鼠。与其它鼠类的区别之一是:旱獭的洞口较大,且洞外有旱獭常走的路痕迹。
草原土拨鼠会在地上挖洞,挖出一个自己的家。由于生活在四季天气变化剧烈的北美洲大草原,它们的洞穴需要经受住温度变化、洪水和野火的考验。土拨鼠会在地下不同深度挖洞,每个洞拥有不同的用途,例如婴儿室。婴儿室位于地下深处,温度更稳定同时也让小土拨鼠受到更好的保护,躲避凶猛的捕食者。距离 地面较近的洞穴充当躲避处,帮助成年土拨鼠躲避捕食者。其他洞穴则用于储藏食物或者监听捕食者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