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绿化带种什么花草种子公路边坡的生态恢复以往采用多草种混播,由于草种属浅根性植物,其根系一般只能分布于喷混建植层的表层,对边坡恶劣环境的抗逆性弱,生物群落稳定性差,往往在3-5年植被就出现退化。在草本群落中加入灌木,形成灌草结合的稳定立体复合生态体系,能解决单一草本植物群落易退化的问题。灌木根系发达,灌草生态建植层的根系交织成稳定结构,能大限度地防止水土流失和坡面跨塌。克服草被退化的重要措施是构建乔灌草立体生态系统,包括以灌木为主的灌草生态和以草为主的草灌生态。灌草种配置的具体措施有:1)以地带性植被、乡土植物为基调,适当引进适于本地生长条件的野生植物和外地植物;2)考虑浅根植物和深根植物的结合、豆科植物和非豆科植物的结合;3)尽可能配置抗逆性强的植物和水肥光热利用率高的植物。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一个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稳定的立体生态群落。
喷混植生技术分为基底和表层实施喷播,基底7-8cm,表层2-3cm;基底种子用量占20-30%,表层种子用量占70-80%。分层喷播有利于提高出苗率、成苗率,缩短见绿与覆盖时间,降低生产成本和养护成本。
2.3喷混基料基本性质及主要强度指标的研究
喷混基料中水泥的含量对护坡植物的成活、生长均有一定的影响,这涉及到基料基本性质和主要强度指标。国内已有岩石边坡生态种植基主要强度指标的试验研究[6],主要的测试指标有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包括黏结力和内摩擦角)等,进一步的研究有不同坡度不灌草种组合的防冲刷小区试验、以及高陡边坡适宜基料力学性质的动态试验等。另外,涉及到基料的基本性质,应较全面地了解其物理性状(如自然容重、含水量、孔隙率和稳渗系数等),以及化学性质(包括养分分析、pH值、CEC等)。
北方的寒冷气候区又可分为寒冷潮湿带、寒冷干旱带和寒冷半干旱带。寒冷潮湿带大致在北纬40°-48.5°,东经115.5°-135°之间,重要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不部分地区以及内蒙古通辽市的东部等地。这些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毫米,冷月平均气温-20℃至-6℃,热月平均气温9℃-21℃,空气平均相对湿度冷月为42-77%,热月为72-80%。冬季漫长而寒冷,多有积雪覆盖,昼夜温差较大,夏季凉爽,多雨,空气相对湿度大,春秋季时间短。除了冬季较为寒冷之外,这里的气候条件对冷季型草坪草的生长发育非常有利。适宜种植的草种有紫羊茅、硬羊茅、细叶羊茅、草地早熟禾、匍匐翦股颖和日本结缕草等。在辽宁东部沿海和南部地区,还可种植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和草坪型白三叶等。用于公路绿化、固土护坡时,也可种植冰草、无芒雀麦、坡碱草、老芒麦和碱茅等。播种季节多在春末夏初或夏季,建植草坪时一般应具备良好的灌排系统,否则,较难建成高质量的草坪。虽然该地区夏季湿度较大,但气温并不是很高,高温天气持续时间也不长,这种气候条件不利于病虫害的发生。
寒冷干旱带大致在北纬36-49°,东经74-127°之间,主要包括新疆大部分地区、青海省北部、甘肃省西北部、陕西省榆林大部分地区、内蒙古绝大部分地区以及黑龙江省嫩江县和黑河市以北地区等。这些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100-510毫米,冷月平均气温-26至-6℃,热月平均气温2-22℃,空气平均相对湿度冷月为35-65%,热月为30-73%。气候干燥炎热,冬夏季节冷热变化剧烈,风大,沙暴频繁,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大部分地区少于300毫米。光热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日照百分率高,太阳总辐射量大。除了该区域东北部冬季极其寒冷的地区外,绝大部分冷季型草种均可种植。日本结缕草、野牛草和抗寒性较强的一些狗牙根品种(如新疆农业大学选育的喀什狗牙根)等暖季型草种也可生长良好。由于干旱、缺水,因而是我国土壤三化现象严重的区域,也是生态治理的重点区域。在选择草种进行绿化、防沙固沙、防治水土流失时,抗旱是首要因素。种植草坪需要有一定的灌溉条件,完全靠自然降雨来建植和管理高质量的草坪不太现实。
近年来,全民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草坪作为整体环境绿化的底色,其对环境绿化美化的重要功效已被人们普遍认可,草坪草种的引种数量成倍增长,越来越多的绿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草坪业已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道路绿化带种什么花草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