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泡发展历史,简单地将智能控制技术,与照明设备叠加在一起,显然不适用所有人,也不应该是新时代的方向。真正的智能家居设备,应该是拥抱所有人的使用门槛低、操作简单的产品,甚至应该对弱势群体如老人更友好,在特殊场合如医院、养老院中更方便。
问通过手机控制好在哪-
“下班回到家,或是半夜起床上厕所,你是摸出手机解锁点击APP打开灯,还是直接按一下开关-”这句话,基本道清了目前各家智能照明产品的集体特征。
100多年前,爱迪生发明灯泡,天黑了要亮灯就成了人们的“空气”“水”,这期间,不变的是“要有光”,变化的是实现载体。
从最初的钨丝,到如今的半导体照明,工业4.0、物联网更是赋予这一刚需更丰富的内容和可能性,从基础照明,到加载娱乐场景感应(Syfy公司的Syfy Sync)、虚拟场景构建(Kim Edo海洋/星空投影灯),到监测室外的光照条件,进而激活、关闭、调整室内的光照功耗(Light Sentry),甚至实现单点供暖(MIT智能城市实验室的可跟踪人轨迹加热灯概念),可以说,智能照明,几乎是另一个全新的行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