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要点
框架结构吊装要点
1、柱的吊装
(1)柱的绑扎和起吊。上层柱的底部都有外伸钢筋,吊装时应采取保护措施,以防止碰弯钢筋。同时,可采用钢管保护柱脚外伸钢筋以及用钢管三脚架套在柱端钢筋处或用垫木保护等方法保护外伸钢筋。
(2)柱的临时固定和校正。临时固定和校正可采用方木或管式支撑进行,管式支撑为两端装有螺杆的钢管,上端与套在柱上的管箍相连,下端与楼板上的预埋件连接。柱子的校正工作应多次反复进行。第一次在起重机脱钩后焊接前进行初校;第二次在柱接头电焊后进行,以校正因焊接引起钢筋收缩不均而产生的偏差;第三次在柱子与梁连接和楼板吊装后,为消除荷载和电焊产生的偏差,还要再进行校正。
(3)柱接头施工。1)榫式接头。上柱下部有一榫头承受施工荷载,上柱和下柱外露的受力钢筋用坡口焊连接,并配置一定数量的箍筋,最后浇灌接头混凝土形成整体。2)插入式接头。上柱下部做成榫头,下柱顶部做成杯口,上柱插入杯口后用水泥砂浆灌注填实。这种接头不需焊接,吊装固定方便。3)浆锚式接头。将上柱伸出的钢筋插入下柱的预留孔内,然后用水泥砂浆灌缝锚固上柱钢筋,形成整体。
2、梁、板的吊装
框架结构的梁可预制成普通梁和叠合梁两种。叠合梁上部留出120~150mm的现浇叠合层,以增强结构的整体性。框架结构的楼板多为预应力密肋楼板、预应力槽型板和预应力空心板等。楼板一般都是直接搁置在梁上,接缝处用细石混凝土灌实。其吊装方法与单层工业厂房基本相同。
设置构造柱
框架结构中墙长度超过两倍层高时,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注意不可使构造柱形成悬臂柱,应在构造柱顶部与梁底部进行可靠连接,并确保构造柱两端钢筋插入梁内的长度满足锚固要求。
梁柱节点箍筋施工
(1)在钢筋下料加工时,可以考虑增加若干根与箍筋同级别的短钢筋;具体长度可以根据节点区箍筋的高度进行确定,箍筋开口处必须先焊接好,然后把柱箍筋按照设计的间距用短钢筋焊接好,在箍筋每边或两边相对焊接好就可以,最后加工成上下开口四周封闭的骨架。
(2)在安装梁钢筋前,把整体骨架套入柱纵筋然后用垫木搁置在楼板模板的面上,然后穿梁纵向钢筋并把它绑扎,待梁钢筋安装完,在进行沉梁时,节点区骨架就与梁整体下落,并且不会出现变形、开口问题。这种方法不仅可保证节点区箍筋的间距与数量,而且实施效果非常好,并且节点区箍筋能够满足规范要求。
在按规范柱纵筋容许搭接时,施工人员必须在下部柱筋搭接部位末端延伸至150mm,并且应该向外弯折1d,使上部柱纵筋通过此弯折段时与下部柱纵筋轴线对齐,并且在弯折处增加构造焊,这样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而且没有增加过多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