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的猕猴桃溃疡病防治实践中,我们按照病理、药理、生理、管理“四理结合”的原则,提出了“防 控 治 养”的理念,收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也赢得了很多用户的好评。病没(轻)了、树壮了、产量高了、卖钱多了。“防”的重要性被普遍认同,关键是什么时候防呢?我们的实践经验是秋季佳。原因如下:
一、猕猴桃春季溃疡主发枝干,先伤流、后溃疡、危害重(甚至于毁园)。气温在25℃前伤流重,难以快速有效止流。此时采取的任何防治措施只能算“控”,对于高附加值猕猴桃品种(如红阳猕猴桃)来说,病害已成、损害难免。
二、猕猴桃属于落叶越冬作物,皮薄、皮脆,储备营养不足的、极易受到冻害。冻害重的会死树、枯枝,冻害轻的树皮炸裂、形成伤流隐患、进而诱发枝干溃疡。
三、秋季是猕猴桃叶部溃疡的主发阶段。对于叶部溃疡病株除喷杀菌雾防治外,秋季刷干、灌根既是一个立体化的防治措施,也是防治来年枝干溃疡的早防措施。
四、猕猴桃采果后、落叶前是一个休养生息、积累储备营养用于越冬及来年开花坐果的阶段,但是主生长季往往存在挂果过多致累、雨水过多沤根、病原菌侵染等原因导致叶片质量差、落叶早、光合作用能力不足,致使越冬时储备营养不足,抗逆能力差、易受危害等。部分园区秋季枝条冒长,消耗过多营养,也会导致储备营养不足。
秋季灌根套餐是中草药制剂青枯立克+含有中微量元素沃丰素及多肽类的复合型肥料+微生物菌剂地力旺,刷干套餐是中草药制剂溃腐灵+含有中微量元素及多肽类的复合型肥料沃丰素/大蒜油+有机硅。作用是补充营养,促生根、保叶,提高光合作用能力,增加冬季储备营养;提早杀灭病原菌,预防病原菌的繁殖;修复伤口,减少伤流隐患。凡是冬季树皮厚实、硬实(细胞液浓度足够)抗病抗逆能力必然强。凡是高附加值的猕猴桃园区,出现老弱病伤累植株,建议一定要在秋季采取以上措施。具体时间是采果后,落叶前一个月较佳。
“老”一般仅见于低附加值品种,对于高附加值品种来说,未等变老往往易因病致死;
“弱”包括幼苗的小老树现象,包括盛果期树势衰弱的,其效果除预防溃疡外,还有壮苗、恢复树势作用;
“病”包括有根腐病、灰霉病、炭疽病、褐斑病、特别是秋季叶部溃疡和春季染过枝干溃疡的;
“伤”包括农事操作和自然灾害伤害(农事操作伤害包括预期秋冬季需要重剪的树体,其目的是提高修剪后的自愈能力,减少来年伤流隐患;自然灾害包括日灼、恶风、冰雹、冻害、昼夜温差大导致的炸皮等)。
“累”包括挂果过多导致树势转弱的和秋季枝条冒长诱空储备营养的。
五、秋末冬初采收后的管理至关重要。
1.秋肥的使用。果树这一年为了保果、膨果,根系工作了一年,此时根系多为空根并无养分,施秋肥的过程适当断根不仅不会造成二次伤害,还能刺激根系生长萌发新根,促进新老根缓慢过渡。另外,秋肥多为有机质含量高的有机肥奥土沃或菌肥奥农乐甚至是农家肥,本身都能疏松土壤、改善根系微环境还能适当保暖,完全是一举多得的有效举措。
2.全面清园。采收结束后树体存在大量剪切口、枯枝残叶,这都是致病菌很好的侵入点。还没采收的时候用药还需要考虑不能伤果面,此时没有了这些局限性,完全可以放心用药。按照“化学+保健”的思路用药,既能有效杀菌,又能营养复壮作物、修复伤口。可用溃腐灵100-150倍+大蒜油1000倍全面喷雾,园区病症严重可以适当复配化学药,杀菌驱虫。
3.补充营养。采收结束后并不是立刻落叶,此时用药应多以营养类、保护性,甚至是保健性药剂为主。目的在于给作物补充养分,保障叶片完整度,延缓叶片衰老。使叶片继续通过光合作用产生养分,源源不断供应根系生长、促进枝干养分积累。可以采用上喷下灌的方式,灌青枯立克100-150倍+沃丰素600倍+枯草芽孢杆菌,叶面喷雾沃丰素600倍+溃腐灵100倍,此举是作物抗寒的有效举措。
潍坊奥丰是一家专注于防治作物疑难病害、推动农业持续发展的农业公司,主推绿色可持续农资投入品的生产与销售。目前已有中草药杀菌剂、中草药土壤改良剂、菌肥、菌剂等优势产品,从营养复壮作物、杀菌防病、修复伤口等方面入手,使用上安全高效、简便快捷,具有早用、高浓度用、短间隔期用、立体化用、可复配使用等五种用法
(猕猴桃秋末管理措施,猕猴桃秋末管理技术,猕猴桃溃疡病秋季刷干,猕猴桃溃疡病用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