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苗种植技术:栽培:椒苗从苗圃移出后,选主根、须根较完整的花椒苗,栽前要妥善保管,不能往水中泡,在栽植的地坎上先挖穴,开穴深度和宽度应大于苗根,才能使根系舒展,但不是越大越好,要根据苗大、苗小而定,要石块和杂草根。
向倒水四至六市斤,等水渗入土壤三分之二后,将椒苗放入三分之一的水中,埋二分之一的细土将苗向上轻提后用土把穴填平,用脚踩实即可,墒情好的地块,不需要浇二次水,墒情不好的地块,十天后再向土壤浇一次水,水渗入土壤后,再埋上一层干细土,防止水分蒸发和结板龟裂。
秋天播种时一般不需要对种子进行特殊处理,而春天播种则必须先处理种子。根据相关技术,用于春天播种的黄菠萝种子应该在头年的秋季用沙子拌匀埋藏,种子和沙子的比例以1∶2为佳,搅拌均匀后在室外根据混合物的体积挖坑埋藏,并覆土至与地面土层相平。
树冠:椒苗成活后第二年春初将主茎离地面1-1.5尺以上的剪去,促进侧芽发枝,一般留4-6个侧枝,成树冠,第三年即可结椒,花椒结椒后的树形高度必须控制在3米之内,这样的高度人立在凳子上随手可以采摘,超过该高度的,不易采摘,容易折断树枝,造成不应有的损坏。
采摘:“大红袍”又名“头红”,一般在农历五月末-六月初十之内成熟,采摘时不要怕刺,一只手捏住椒枝,另一只手的与食指折断花椒粒的总柄,这样采摘后的椒树翌年结椒更繁、粒大色艳,光摘椒粒,留下椒粒总柄,翌年结椒稀、色不艳,容易造成减产。
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每年每平方公里侵蚀模数达万吨以上。在每年流入黄河的16亿吨泥沙中,有80%来自这一区域。广袤的三北地区,森林覆盖率只有平均水平的一半,却集中了84%的沙化土地、70%的水土流失区。 以林木种苗、森林旅游、园区综合治理、站围经济和承揽绿化工程为主体框架的后续产业效益向好。天保工程实施至今,为当地群众带来了约20万个就业机会,人均年创收2000元。群众观念已向绿色发展转变,林区经济逐步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