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渔药市场上常见的敌百虫、菊酯类杀虫药、阿维菌素溶液、硫酸铜、甲苯咪唑溶液等化学制剂杀虫剂,其效果越好毒性越强。杀虫药有很大的药物残留,很多塘口在使用完杀虫药后,发生转水、倒藻等现象,使用之后还需要增氧、换水甚至调水、解毒;很多杀虫药用多了会产生抗药性,用一段时间就可能就不管用了,杀虫药一定要轮换使用,更一定要慎用!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密度日益增加,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也日益严重,出现了以肠炎疾患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症状为消化道变红色,胃部最明显,中肠后部也变红或肿胀,直肠(后肠)变混浊。病鱼/虾不活泼、厌食、生长缓慢,此病常与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并发,严重时死亡率可达90%以上。
究其病因有以下几点:1.养殖密度大,容易引起水环境恶化;2.强化投喂的饲料配方单一,容易导致机体营养失衡,代谢失调;3.许多养殖户饲料储存方法不当,导致饲料发霉变质,饲喂后对水生动物的肠道损害很大;4.乱用药物,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该病近年来已普遍流行于全国各地,尤其是鱼、虾发病率高,危害的对象主要是鲤、鲫、草鱼、罗非鱼、凡纳滨对虾、海参,也常见于鳖。肠炎病是导致水产养殖经济损失的主要疾病之一。在渔药市场上,用于防治肠炎病的药物种类很多,在禁止使用呋喃类、磺胺类中某些药物之后,许多厂家转向生产一些以磺胺类、喹诺酮类、土霉素类等抗生素为原料的药物,大量、长期地使用这些药物,极容易产生耐药菌株,导致局部地区肠炎病频频暴发,出现用药量加大和久治不愈等现象。药量加大及药残也造成水产动物潜在性地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在肠炎疾病防治中正确地选择药物无论对疾病防治还是从消费者健康上考虑都是非常重要的。
采用黄芩、黄柏、大黄和大青叶四种中药粉碎成粉制成三黄散,由于原料均采用中药成分,且经过黄芩、黄柏、大黄和大青叶的配伍,具有治疗水产生物肠炎疾病毒副残留小、无抗药性等优点,并将三黄散粉碎至100目药典筛以上,使药物有效成分可充分发挥,解决了现有药物副作用大且有效成分发挥不充分的问题。
黄芩的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等功效,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溶血性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葡萄球菌、链球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抗毒作用,黄芩的临床抗菌性比黄连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黄柏苦寒沉降,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力强,对多种细菌、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大青叶用于治疗热病高热烦渴,通过将黄芩、黄柏、大黄和大青叶的粉末混合制成三黄散,多种中药的共同作用,能够增强水产生物的机体免疫功能,全面协调生理代谢。
在购买鱼药时,主要看使用说明上的药物组成成份名称,CAS号,不能依包装上的商品名称,因为同一种药物因厂家不同,可能取的商品名称有所不同。
杭州 飞秒测试技术有许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他们具有超过10年的一线工作经验和2名生产博士,可为客户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服务团队定期为客户提供免费的产品样本测试和指导服务,以实时跟踪客户的产品测试结果。如果在产品使用过程中遇到任何实质性问题,工程师可以在同一天提供解决方案,以帮助提高产品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