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病毒病主要表现为花叶、叶片黄化、叶片畸形、叶片和果实坏死等症状。发病条件一般是有传播媒介即刺吸式口器的害虫,蚜虫,灰飞虱,白粉虱,烟粉虱等,也可农事操作传播。空气相对干燥有利于病毒病的发生。
一、防治现状及用药分析:
目前病毒病属危害严重并难以防治的顽固性病害,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症状显现前,难于发现,一旦发病,发展迅速;二是用药习惯不合理,致使重复发病:病毒病具有少量存在则能快速繁殖的特性,如不连续用药,很快会出现反弹现象;三是药剂作用机理单一,效果不显著,目前市面药剂分为营养类和抑制剂两种,通过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或者抑制病毒复制来控制病毒,难以达到既能抑制病毒复制又能补充营养调理内循环的复合效果。
因此,防控病毒病时应选用营养加抑制病毒复制的复合型药剂,同时改变用药习惯,采取连续用药的方式防控。
二、总体防治思路:
1.消灭刺吸式口器害虫,切断传播源。
2.复壮株体,钝化病毒活性,抑制病毒复制。
3.加强栽培管理,如适时浇水,补充锌元素等。
4.抓好关键时期:苗床、缓苗期、花期、盛果期。
5.不抗病毒的品种:应全程预防。
三、防治方案:
发现病症后,对发病区域及其周边的区域用青枯立克90-150倍+氨基寡糖素100倍喷雾加灌根,于第1天,第2天,第5天各喷雾灌根1次,钝化病毒活性、抑制病毒复制;补充营养,提高作物的免疫力。
(黄瓜花叶病毒病防治,黄瓜花叶病毒病预防,黄瓜病毒病用什么药,黄瓜病毒病专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