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I是企业管理的资质认证,它将企业的管理水平划分为五个级别,一级为zui低级,五级为zui高级别。目前在国内在所有已过级企业中,95%以上的企业为三级资质,全国只有数十家企业达到四级或五级。 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高等级别企业投入较大,而且审查更加严苛,所以第一次申请的企业一般选择申请三级资质。
CMMI1级,初始级
真个软件工程是无序的、混乱的,偶尔也会取得成功,但这样的成功是建立在团队内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基础之上,不可复制与延续。CMMI没有针对1级的评估,默认所有未进行CMMI评估的企业,至少具备CMMI 1级水平。
CMMI2级,已管理级
组织在小范围内(如某个部门、某个项目组)建立了初步的管理体系,用来把控项目的成本、周期与质量。这样的的管理,会快速帮助项目组或者部门提升开发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但是并没有在整个组织范围内推广开来。
CMMI3级,已定义级
在公司层面建立的统一而标准的管理制度,并通过明确的、文档化的规程与文件,将制度的执行落实到每个工作单元的工作中,并有专职人员进行监督与检查。CMMI3级是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一环,因为组织范围内的统一管理,不仅有助于提高软件产品与服务的效能与质量,其稳定的过程可以为进一步的量化管理提供标准的分析数据,也帮助组织逐渐形成了管理的文化。
CMMI4级,量化管理级
CMMI4级之前,主要是定性的方式进行管理;而从4级开始,组织在标准而稳定的过程下,收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数据,建立基线与模型,开启企业的量化管理之门。量化管理不仅可以将隐形的软件开发过程,通过数据显性的表达出来,还能基于企业的历史经验,在统计学方法指导下,预测项目的进展情况。
CMMI5级,持续优化级
所谓优化管理级,最重要的是企业内部形成了自觉的持续优化文化。组织及其成员会不断寻求新技术、新方法,追求管理上可量化的绩效指标提升。这种文化,还为企业的管理变革和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帮助企业在取得阶段性胜利之后,跨越平台期,迈向下一个改进循坏的开始,促成进一步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