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之中各人有各人理想的乐园,有自己所乐于安享的世界,朝自己所乐于追求的方向去追求,就是你一生的道路,不必抱怨环境,也无须艳羡别人。一个不曾尝试,不给自己机会的人,怎么能得到机会.只有学会尝试,才能迈向成功!得了肩周炎务必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等待自己的也许是美好的明天。
肩周炎产生的原因?
一原发性肩周炎
我们平常所说的肩周炎,一般是指原发性的肩周炎,指的是在没有任何诱因的情况下出现以肩部疼痛、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萎缩、肩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的肩周炎。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
二继发性肩周炎
所谓继发性肩周炎,是指因其它原因导致的,比如:
1.长期制动
长期不活动,导致肩部的肌肉、韧带粘连,最终形成肩周炎。
2.肩关节内在病变
比如肩关节的肌腱炎、腱鞘炎、撞击综合征、肩峰下损伤等问题,这些疾病可因为进一步形成肌腱、肩袖、滑囊、关节囊的损害、粘连、挛缩等病理改变而导致肩周炎的发生。此外 ,肩部的损伤,有时甚至是微小的损伤 ,也极有可能引起肩周炎。
3.肩部邻近部位的疾病
有相当多的研究结果表明 ,颈椎病患者发生肩周炎的可能性非常大 ,而且肩周炎病人也常伴有同侧颈椎侧屈和旋转功能的下降。原因可能是由于脊神经根受刺激后肩臂部疼痛或肌肉痉挛造成的肩部活动减少,或颈椎疾患的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特别是自主神经受累所造成。其他邻近部位的疾病还包括心脏病、肺部结核、膈下疾病等。
4.神经系统疾病
患偏瘫、神经麻痹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病人肩周炎发生率较高,这可能与肌肉力量降低 ,运动减少有关 ,如帕金森病病人肩周炎的发生率高达 12.7%,高发的原因明显地与运动减少有关。
5.内分泌系统疾病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系统疾病也与肩周炎关系密切 ,尤其是糖尿病病人 ,他们合并肩周炎的发生率可达10%~20%。因此,内分泌功能紊乱也可能是肩周炎的诱发因素之一。
6.免疫功能方面的改变
一般来说 , 50岁以后冈上肌腱等部位明显变薄 ,磨损 ,肌腱止点处的血管供养贫乏区发生局灶性坏死 ,而该区在外展时常与肩峰下反复撞击。因此 ,十分容易遭受损害而产生炎症。局部的非细菌性炎症可产生异物型细胞免疫反应 ,并逐渐扩展至肩袖其他部位和关节囊 ,引起弥漫性的肩周炎。
7.姿势失调
相当多的肩周炎病人发生于手工作业 、伏案久坐等具有不良姿势的职业 ,而且过度胸椎后突 (驼背)的病人明显地容易患肩周炎。这可能由于长期的不良姿势或姿势失调造成了肩胛骨的倾斜 ,肩峰和肱骨也因不正常的应力而发生位置改变 ,逐渐形成肩袖损伤 ,潜在地导致肩周炎。
8.心理因素
抑郁、冷漠等心理因素也与肩周炎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相当一部分肩周炎病人可有情绪不稳及精神创伤史。或有因长期患病 ,社会经济压力过重而心情郁闷的情况。他们对痛觉比较敏感,而较难恢复运动功能。
肩周炎的治疗方法
1、中药
肩周炎中医称之为漏肩风、锁肩风、肩凝症等,将肩周炎的一系列症状归纳为痹证的范畴,故又有肩痹、肩胛周痹等病名。以活血散瘀为主,例如太一斋膏贴。在中医古典医籍《素问·痹论》中有骨痹、筋痹、脉痹、皮痹等分类,认为其病因与风寒湿有关。
2、拔罐
拔罐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天宗等穴位。每次选两个穴位,交替使用。
3、刮痧
刮痧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经络有: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每周可刮1~2次。
4、针灸
针灸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大椎、曲池、外关、腕骨等穴位。选用1~1.5寸针灸针,用75%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刺入穴位,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两周为1疗程。
5、理疗
选用超短波等高频电磁疗法,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可起到消炎、镇痛、解痉、改善血液循环、松弛肌肉的作用。
肩周炎的中医学解释是肩部感受风寒所致,莫枚士《研经言·用药论二》中指出,风为百病之长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六腑以通为用 ,与痛处贴膏,祛风之法,风之祛除,疾则愈也。肩关节周围软组织退变如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腱炎等原因会导致肩周炎的形成。肩周炎的缓解期或称恢复期,约经半年至1~1.5年时间,炎症逐渐好转,疼痛缓解,肩关节活动亦渐恢复,但往往活动范围不如病前。
肩周炎的患者肌力会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一般而言,若肩周炎诊断及时,治疗得当,可使病程缩短,运动功能及早恢复。在肩周炎恢复期以消除残余症状为主,主要以继续加强功能锻炼为原则,增强肌肉力量,恢复在先期已发生废物性萎缩的肩胛带肌肉。
肩周炎问题为何选用太一斋效果比较好
太一斋膏药、载药量大,能够长时间给药,长时间起效。可以直接贴覆于肌肤表层,根据穴位治疗,通过毛孔吸收,直达患处,消炎止疼,拔湿排毒,它作用在于透入皮肤产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功效。太一斋贴于体表既能缓解肌肉痉挛、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的作用,同时药物在穴位处通过皮肤渗透达。常言道:“百菜不如白菜,百药不如膏药”膏药历史悠久,属于中药,直接渗入病灶,内病外治。
假如你用过很多方法,效果不明显,可以试试太一斋膏贴,找不到的话,淘宝搜 太一斋。
也许这份尝试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用于肩周炎的外擦方
药物组成:生川乌12g,生草乌12g,干姜12g,细辛8g,威灵仙6g,凤仙花8g。红花6g,川芎4g,桂枝7g,独活8g,寻骨风6g,樟脑15g,松枝6g,大黄8g,仙茅6g,巴戟天6g,茴香6 g,丁香6g,三七6g,五加皮6g,牛膝4g,乳香12g,没药12g,全虫6g,土元6g,山茱萸10g ,麻黄9g,杞子9g,狗脊9g,桑枝6g,当归6g,秦艽6g,白酒1200ml。
肩周炎日常的注意事项
1、站立:挺拔胸背、沉降肩臂,下颌内收,后方观看,躯干左右对称。
2、坐姿:挺拔胸背,下颌内收。椅背7~10°后倾,膝关节的位置比股关节水平稍高一些,觉得舒适自然。
3、卧姿:高低适中的枕头,符合颈部的生理曲线,通常仰卧、侧卧等各个状态均可,但俯卧姿势尽量避免。侧卧时尤其要注意避免下位肩膀的过度受压。可选择厚薄相宜的软枕垫在耳侧,维持颈肩部的相对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