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膜炎是鸭、鹅等水禽养殖经常遇到的高度传染性疾病,这种由鸭疫巴氏杆菌引发的疾病对日龄1-8周的水禽易感,尤其是10-到25日龄的鸭感染率高达90%,病鸭染病后一般1-3天死亡,有的抗病能力稍好些的能坚持5-到7天,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伤亡能达到5%-80%,部分地区也有全军覆没的报道,即使是耐过伤亡高峰期,病鸭愈后的生长发育也缓慢,饲养价值不大,还会因为抵抗力低下容易感染其他疾病,成为新的病源危害大群的养殖。浆膜炎一年四季都能发病,而且在一些地区尤其是春冬季节发病率,所以对浆膜炎的防治不容忽视,那么,浆膜炎有哪些比较典型的症状?鸭浆膜炎发病后又该如何有效的防治呢?
安徽的王国宁大哥养殖肉鸭有五六年的时间了,每批鸭上苗在20000左右。今年10月份的时候,一批鸭苗到了17天的时候,有很多的鸭走路瘸腿、摇晃不稳,经常呆在角落缩脖闭眼,活动量减少很多,吃料下降的厉害,有的发病严重的小鸭甚至不吃料,眼睛和鼻孔里有粘性的液体,粪便中有很多黄白色和绿色的,气味异常的臭。王哥用了三天的氟苯后,伤亡有所下降,但是停药没几天就又复发,每天都能捡出60多只死鸭,鸭淘汰前又痉挛、晃头的情况,两条腿向后伸直,脖子向后养,抽搐而死,解剖后包心包肝严重,有的鸭并发有了气囊炎症状。当时给王哥安排了三件欧柯逸源,搭配着王哥手里的荆防败毒散,使用两天的时候,伤亡就控制住了,精神好转、吃料增加,黄白粪便和绿色粪便也减少了很多;用欧柯逸源三天的时候,伤亡降到了20只以内,异常粪便减少八成以上,一疗程后,吃料基本恢复正常,绿粪消失,偶尔有零星的弱鸭淘汰,王哥对欧柯逸源的效果很是满意。有拿了两件的欧柯肽乐用于后期的增肥增重、调理肠道。
鸭浆膜炎的发病和日常饲养管理也有很大的关系,病菌污染的饲料、水源、饲养工具甚至是空气都能成为传染的途径,一定要在进苗前做好消毒灭菌工作,好的养殖环境是养殖成功的必要条件;其次,一定要注意养殖密度,盲目的追求养殖量忽视密度,最后可能因为密度过大,养殖环境糟糕造成病多、伤亡大,使得药费增加、劳动强度增大,反而得不偿失;另外通风管理、饲料的选择上也需要适当安排,一旦出现有浆膜炎前期的症状,及时选择敏感度高纯鹅产品进行控制,切勿因为药费的原因而选择敏感度低、便宜易产生耐药性的用药,结果不仅没有控制病情、伤亡控制不住,更严重的是错过了治疗时机,给养殖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