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增白剂是一种无色的有机化合物,它能吸收人肉眼看不见的近紫外光(波长范围在300~400nm之间),再发射出人肉眼可见的蓝紫色荧光(波长范围在420~480nm)。所以荧光增白剂能显著的提高被作用物(底物)的白度和光泽,所以被广泛的应用在纺织、造纸、塑料以及合成洗涤剂中。
1941年以后,德国IG染料公司(即德国BASF公司、Ho-echst公司、Bayer公司的前身),向市场推送了第一款名为Blankophor的荧光增白剂,从此荧光增白剂,正式实现了商品化。
我国的荧光增白剂生产始于20世纪60年代,生产工业也较为落后,常年生产的品种也寥寥无几,产量也很低,一些高端的产品还是主要依赖进口。荧光增白剂OB就是其中一款。OB是一款通用型的增白剂,有较好的应用牢度,可以广泛的应用在各种塑料(PVC、PS、ABS、PE、PP、PC、PET等)、清漆、各种油墨和人造纤维的增白。同时因为OB的分子结构中有两个叔丁基,所以在绝大多数的有机溶剂中都有较好的溶解度。
但是因为产品生产技术含量较高,国内市场虽然缺口较大,但是一直以来几口产品,巴斯夫就是代表性的一家。进口货一直被认为是高端的象征,巴斯夫OB也一直被认为是高品质的代表,所以随着国内经济的蓬勃发展,市场缺口也越来越大。而作为进口增白剂的巴斯夫价格也水涨船高,甚至卖到了1100元每公斤,而国内例如瑞奇特同级别的产品,价格仅仅在500元左右,并且价格保持相对稳定。
当然,客户关心的是成本、品质和供货稳定性这三方面。成本不言而喻,暂且不谈。品质作为产品的第一要素,国产的真的比进口的差吗?比E值(荧光强度),比熔程(纯度),比溶解度(分散性),比应用牢度(耐候性),这些是能在客户应用中体现出来的。大量的实验,大量的客户反馈,巴斯夫能做到的,瑞奇特OB也能做到。巴斯夫做不到的,瑞奇特OB也能做到(价格)!
供货能力是评判一家企业的硬性标准,产品稳定性,供货量是否能保持都是硬性标准。巴斯夫集团在欧洲、亚洲、南北美洲的41个国家拥有超过160家全资子公司或者合资公司。公司总部位于莱茵河畔的路德维希港,它是世界上工厂面积大的化学产品基地。是不是很唬人,是不是很有实力。是的没错,不可否认的是巴斯夫的确是一家很有实力的企业,但是别忘了国内没有生产增白剂的子公司,基本依赖进口。
2018年的惨状还历历在目,去年因为贸易战、环保等问题,国内OB市场一度出现巨大缺口,高额的关税,只会是消费者买单。价格疯涨,而缺口却越来越大。无数的工厂老板拿着大量现金买不到货,增白剂更是一天一个价,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为了客户订单也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
瑞奇特作为OB原料重要的供应商,也作为国内OB的重要生产商。在2018年风暴来临后,一面维持老客户的生产需求,一面大量在市场以合理的价格铺货,让无数生产商解决了燃眉之急。
所以,对于用户来讲,有一个大量产品应用方案和实力的供应商,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国货当自强,巴斯夫,瑞奇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