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瓷器

清三代瓷器真的有价值嘛

  • 发布时间:2019-12-30 10:46:38,加入时间:2018年03月05日(距今2282天)
  • 地址:中国»湖北»鄂州: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
  • 公司:堂前燕艺术品服务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熊先生,手机:13469997706 微信:edcson1988 QQ:573130815

清三代瓷器的种类与工艺特点

“清三代”瓷器指的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生产的瓷器。这三朝因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瓷器的生产也是空前繁荣,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清三代瓷器的种类及工艺特点。

  清三代的斗彩相当部分是追仿明成化等时期的官窑器。康熙仿成化斗彩比其他二朝少,因而更显珍贵。雍正斗彩以两部分为主,一部分仿成化斗彩,有鸡缸杯、天字罐;另一部分则是当时流行的造型。雍正斗彩在彩绘上创造了一种新方法:在青花内填彩,起到特殊的渲染作用。乾隆斗彩与雍正斗彩基本相似,不同的是,有不少器物是为宫廷寿庆典礼特别烧制的,常常加饰金彩、粉彩、洋红等。

  造型有盘、碟、杯、碗、鸡缸杯、天字罐等,品种十分丰富,雍正突出的图案有“八蛮进宝”、蝠鹿等。雍正斗彩代表了清代斗彩一般成就。清三代斗彩有相当部分很难区分各自的特点,有些只得从款式、造型上加以区分。

  清三代粉彩绘画原料是在含铅粉的玻璃白(含砷元素)中加呈色金属而制成。在工艺上受了珐琅彩的影响,用粉彩绘画原料在素胎上作画,再低温烧成康熙粉彩属初创阶段,工艺不够精致。雍正时技艺精熟,胎薄,瓷质洁白。用纯净的透明釉在烧成的白瓷上彩绘,用没骨法绘出物体的浓淡相间,明暗阴阳,达到了淡雅柔丽的极致美感。乾隆粉彩品种多于雍正时期,风格承袭了雍正时期,又大胆吸收了油画技法和题材,显得更加富丽而又不失雅致。

  造型以杯、碟、罐、花觚、笔筒、六角瓶、提梁壶,及文房用具笔洗、印盒等。纹饰以花蝶、蝠鹿、过枝花卉多见。康熙粉彩的产生给彩绘艺术带来了新领域。雍正粉彩代表了清代粉彩的一般水平。

  康熙珐琅彩彩料为进口料,有一种玫瑰红或胭脂红料,发色剂是黄金,称为“金红”,很名贵。康熙珐琅彩改变了以往彩瓷用胶水或清水施彩的做法,而是用油施彩。雍正珐琅彩以白地彩绘为主,图案远比康熙丰富得多,以画配诗最为名贵。乾隆珐琅彩品种更为丰富,除了沿袭雍正朝的风格外,还风行色地开光图案,以及圣经等西洋人物故事题材。

  造型以碗、盘、花瓶、茶壶等多见。纹饰有一些特别的品种,即诗配画,还有西洋人物,花卉等。康熙珐琅彩的创造把彩绘瓷的制作技术推向了顶端。

  清三代的青釉以微量铁为呈色剂,是中国最古老、最传统曾占主导地位的色釉瓷,之后其地位逐渐被其他瓷器所替代。一直到康熙朝的仿青釉瓷器,重新提升了青釉的地位。雍正青釉已能达到相同器物色泽一致的高成品率,实属难能可贵。雍正青釉品种丰富:有粉青、冬青、豆青等。乾隆青釉在工艺上追随前朝,但造型更为丰富。

  造型有盘、碗、瓶、炉、笔筒、盖罐、扁瓶、花盆、渣斗、洗、双耳壶,以及仿青铜器。康熙有豆青地青花、豆青地青花釉里红。雍正有印花装饰。乾隆防瓷器在圈足上涂抹一层黑色釉酱。其中雍正青釉的烧造技术达到了历史上一般水平。

在瓷器审美方面,经过两宋数百年辉煌瓷史的洗礼和熏陶,到了明代,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工艺能让人眼前一亮。永乐甜白釉之所以有名,完全因为明成祖朱棣的个人偏好,这个神秘古怪的帝王自幼失去生母,只得认他人为母,生在帝王家的显赫显然不足以抵挡高处不胜寒的清冷,由此养成了他古怪冷清的性格。传说他很早便失去了性能力,面对后宫佳丽的莺歌燕舞,其心中怕也有许多怨悔与苦恼,是以他一方面通过接连不断的亲征、布施天下的郑和下西洋等活动彰显雄性,另一方面清净沉闷,城府阴沉,只能寄情于器物。

  《明太宗实录》记:“回回结牙思进玉碗,上不受,命礼部赐砂遣还。谓尚书郑赐曰:‘朕朝夕所用中国瓷器,洁素莹然,甚适于心,不必此也。况此物今府库亦有之,但朕自不用。’”由此可见,朱棣对白瓷情有独钟。上有好之,下必甚焉。故而永乐白瓷制瓷工艺上精益求精,取得了极大发展。这种白瓷许多都薄到半脱胎的程度,能够光照见影,给人以“甜”的感受,所以“甜白”瓷因此得名。

  甜白瓷是一种素色釉瓷,唐代白瓷便有了极大的盛名,形成了“南青北白”的鼎盛局面。延展流变至明代永乐,制瓷工匠们殚精竭虑,使得白瓷达到了“脱胎换骨”的境地,并将“脱胎”研制为特殊的制瓷工艺,即薄胎细白瓷。永乐时期景德镇窑烧制的白瓷中出现了半脱胎状,白瓷脱胎从配方、拉坯、旋坯、修坯、施釉到装窑烧成,工艺要求极严。景德镇甜白釉的烧制成功,为明代彩瓷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清代对明代白瓷的描述比较具体,形容白色的有牙白、奶白、莹白,形容质感的如象牙、牛奶、堆脂或玲珑剔透,把永乐、宣德时期的白瓷概括得淋漓尽致。

  甜白瓷很为现代人所钟爱,拍场上明代永乐甜白瓷屡创天价,而且明永乐以后,宣德、成化包括弘治年间多有甜白精品,并且康乾雍三朝仿制无数,是以收藏者不但要鉴藏真赝,辨别正牌永乐甜白的特征也是收藏爱好者的必备功课。永乐甜白釉的特征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是胎体的仰光透视,呈现出极为浅淡的粉红色,但又与龙泉窑中粉青有极大区别。二是釉面积釉处呈现虾青色。

宣德早期釉面和永乐相同,极易混淆,但是宣德中晚期甜白瓷开始出现了特有的橘皮纹,所以遇到无款识的明代甜白瓷,均以橘皮纹判定永乐还是宣德。传世成化官窑甜白瓷多是薄胎、盘、碗、杯多见,薄胎者有卵幕杯一种,薄如蛋壳,为成化独有。清代后仿不少,可用明成化款识特征判定年代。清康熙甜白釉器主要仿永乐、宣德、成化、弘治制品,官窑多署本朝款,也有署永乐款识。其中薄胎者仿的最多,也一般。但清代胎料与明代有别,仰光透视,闪青白色,没有其粉色,这是区别明清甜白瓷的重要依据。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